滿文軍等都是從青歌賽里走出來的。
京華時報4月12日報道 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每兩年一屆,按照慣例,今年應該舉辦第15屆賽事,但選拔工作至今仍未啟動。昨天,央視著名策劃人秦新民接受本報采訪時證實,今年的青歌賽將停辦,放到明年再進行比賽,賽事將進行較大的創新。
延后一年再辦
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從1984年開始舉辦,每兩年一屆,到2010年已經舉辦了14屆。該賽事走出了彭麗媛、閻維文、韋唯 、毛阿敏、宋祖英、蔡國慶、譚晶、滿文軍、解曉東、林依輪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著名歌手。按照慣例,今年應該舉辦第15屆青歌賽,各個地方的歌手選拔工作應在3月份展開,但至今仍無動靜。昨天,連續擔任了七屆青歌賽總策劃的著名策劃人秦新民接受本報采訪時證實,今年青歌賽將停辦,第15屆大獎賽將放到明年再舉辦。
兩年一屆不變
對于青歌賽延辦的原因,秦新民回應說:“一是因為今年央視其他的宣傳任務比較重,而且青歌賽已經連續辦了14屆,在賽事制度、評判方式等各方面需要一些創新和改革。”他透露,央視最近正在舉行相關研討會,廣泛征求業內專家和觀眾的意見,以期達到“創新辦15屆”的目標。
他介紹:“央視會在今年上半年拿出一個青歌賽的創新方案,向上級進行申報。一旦通過就會下發給各地方,爭取明年初就展開選拔工作。”對于兩年一屆的賽事周期,秦新民表示不會有變化:“兩年一屆比較合理,新人成長需要一個周期,一年太短,三四年又會錯過一些人才。”
延辦無關收視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的青歌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催生了一批“青歌賽專業戶”,不少獲過獎項、出了唱片的歌手重返賽場,甚至有的選手一連參加了七屆。另外,很多通過青歌賽出來的歌手與市場脫節的情況比較嚴重,2006年后幾乎沒有再推出過特別知名的選手。問及是否會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革,秦新民稱具體的方案仍在討論中,等確定了才能對外公布。
央視文藝中心導演王憲生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熟臉歌手”的問題確實需要改進,“青歌賽每屆都會有很多熟臉歌手,有的人一連參加了好幾屆,從銅獎到銀獎又到金獎,這些問題都需要改進。”近些年的青歌賽飽受爭議,收視率甚至比地方衛視的同類節目還低,難復當年輝煌。王憲生否認青歌賽延后舉辦跟收視率有關,“其實青歌賽收視率挺高的,這個節目雖然不是文化部主辦的大型賽事,但是具有國家級水平的全國個唱比賽,收視率基本上是當月或當日收視率的前幾名,不存在收視率低的問題。”
歌者之聲
走過14屆,歷屆青歌賽中涌現出了不少非常有才華的歌手。回憶起當年這方逐夢的舞臺,不少歌手都感慨良多。他們認為這項賽事起點很高,學于斯,成名于斯,記憶難忘。
阿魯阿卓 總政歌舞團青年獨唱演員
第14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流行唱法金獎得主
回憶起參加比賽的情景,阿魯阿卓還忍不住說:“非常緊張,”“我從上中學的時候就想要參加青歌賽了。”一共參加過3次青歌賽的阿魯阿卓感嘆:“只有參賽者才能體會到在比賽過程中會收獲多少。”阿魯阿卓認為,準備比賽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鍛煉和提高。
譚晶 總政歌舞團獨唱演員
第9屆“步步高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通俗唱法一等獎
談起青歌賽,好多人都知道譚晶在2000年第9屆上得了通俗唱法的第一名。其實,她在1998年時就參加過一次,當時因為和哈薩克斯坦第9屆“亞洲聲”國際流行音樂比賽撞車,只能選擇退出,最后她在哈薩克斯坦的比賽上得了銀獎。譚晶認為,青歌賽對她而言意義很特別,是她歌唱事業中里程碑式的事件,時至今日,比賽當晚的情景歷歷在目。“我的參賽歌曲名叫《大地》,抽簽最后一個出場。我印象特別深,經過幾輪的評比,評委們都很疲憊了。我就告訴自己,唱好自己的歌就可以了。后來,主持人宣布我是第一名的時候,百感交集。當年我二十出頭,站在這樣一個大型賽事的舞臺上,那種經歷、那種感受是我這輩子最寶貴的財富”。
正是因為這個比賽,譚晶被全國觀眾所認識,也正是因為青歌賽,譚晶有幸參加了當年的春節聯歡晚會。譚晶表示:“可以說我以青歌賽的舞臺為起點,走進了春晚,走進了全軍文藝匯演,后來又走出國門,走進了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走進了英國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未來無論走向哪里,我都不會忘記青歌賽舞臺所給予我的煉就。”
滿文軍 歌手
第7屆“雙匯杯”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通俗唱法第一名
滿文軍對青歌賽的記憶是:“可以說是改變我人生道路的一個賽事,是一個圓夢的地方。”因為青歌賽,滿文軍簽約了唱片公司,出了專輯,開了演唱會,一步一步成為一名職業歌手。雖然參加完比賽多年,但是滿文軍對每屆比賽都會關注。滿文軍認為比賽本身可以說是一個很高的平臺,對于參賽歌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提升的過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