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訊 六安市金安區孫崗鎮6歲女孩童惠敏正在上學前班,上學期得了“三好學生”、“好孩子”兩張獎狀,可記者昨日前去采訪時,老師們卻止不住搖頭嘆息。老師們說,即使免除學雜費,這個“好孩子”下半年恐怕也要輟學,她的母親和外公都癱瘓了,外婆已年過花甲,四口之家陷入絕境。一個小女孩洗衣做飯照顧兩個重病親人還苦撐著上學,這早已超出她的承受極限。
病母攜女寄居娘家
童惠敏家住該鎮黃小店村勝利居民組,三間破舊土房坐落在山坡上,確切地說,這里不是她真正的家,一年前她隨癱瘓母親從浙江回到這里,寄居外公家。
孩子母親朱為菊說,如果不回娘家住,母女倆只有四處流浪。朱為菊今年30多歲,在外打工時與浙江男子童某戀愛結婚,婚后生活還算幸福,不料前年開始患病,漸漸地不能正常行走。就在這個艱難時刻,丈夫童某和她離婚了。 “舍不得孩子,離婚后我就帶著小敏回到了娘家。 ”朱為菊說。
洗衣做飯照顧親人
娘家的日子也不好過,7年前,朱為菊的父親因小腦萎縮癱瘓至今,母親今年已經62歲,現在四口人全靠母親一個人種田、打短工維持生活。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敏每天早起洗衣做飯,服侍媽媽和姥爺吃過飯后上學。外婆在田里干活,童惠敏中午放學匆忙趕回家燒飯,忙完家務再趕回學校。夜里還要給外婆當幫手,幫癱瘓親人洗澡、翻身……
“媽媽和姥爺不能走,我就是你們的腿! ”童惠敏說,雖然天天都很累很困,但是一到學校就什么都忘了,“能上學真好! ”
好孩子面臨輟學
據童惠敏就讀的黃小店小學金老師介紹,一開始他也不知道童惠敏的家庭情況,一天,童惠敏跟他說鉛筆刀不見了,一般其他同學丟鉛筆刀什么的,很快就會再買一個,但童惠敏卻哭得很傷心,“細問之下才知道這孩子太苦了”。
更讓人難過的是,朱為菊的病情越來越重,家中離不開人,下半年孩子可能就沒法繼續上學了。
聽到媽媽說這些,坐在一邊的童惠敏猛地站了起來,接著又慢慢坐下,沉默了一會說:“媽媽,姥爺,不要怕,我不會離開你們的! ”
臨別時,童惠敏跟出屋外,拽著記者的衣角輕輕地說:“叔叔,我媽拄著拐杖有時還能站起來,她的病還能治,會好起來的。 ”面對一臉稚氣的她,記者一時語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