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重慶商報消息 (記者 陳保發 實習生 張沁雪)10歲的兒子有些叛逆,迷上了游戲,當父親在游戲廳找到他后很生氣,回家就將他捆綁在豬圈橫梁上、用竹條抽打……2個小時后,當父親將他放下來時,兒子已死亡。前天,市五中院對這起12年前,發生在南岸區的傷害案一審宣判,“狼爸”李作軒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父親在游戲室逮到兒子
事情要追溯到12年前。法院查明,李海(化名)是李作軒和前妻陳明秀的兒子。當時,10歲的李海跟父親李作軒一起生活。父子倆原本租住在南岸區玄壇廟中石溪路,李作軒靠賣豆腐來維持生計,家里經濟條件并不富裕。
因忙于生意,李作軒平時很少有時間來關心兒子,父子之間缺乏交流。據了解,當時,李海迷上了玩游戲,一有空就愛往游戲廳里鉆,學習成績開始下滑。時間一久,李作軒對兒子有了“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1999年10月15日晚,放學時間過去很久了,見李海還沒有回家,李作軒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他出門去尋找孩子。
當晚8點多,李作軒終于在一家游戲廳“逮到”了李海。“你原來在這里呀,跟我回家!”李作軒一邊說著,一邊怒氣沖沖將兒子帶回家中。
捆綁兒子后拿竹條暴打
這時的李作軒,已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他決定“教訓”下一向不太聽話的兒子。
隨后,他找來繩子將兒子李海雙手捆綁,綁在了房外院壩里豬圈的橫梁上,還脫光李海的衣服。隨后,他開始用竹條持續抽打李海,李海的下腹部、臀部、兩下肢及耳垂后等處被抽中,整個過程持續了很長時間,這直接造成李海大面積軟組織挫傷。
之后,李作軒仍怒氣未消,他繼續將李海捆綁于豬圈梁上置之不理,一個人先回到了屋里。
當天晚上10點過,李作軒從屋內出來,才發現兒子李海已沒有了反應,他馬上將兒子放下抱回家中。但此時,李海已經停止了呼吸。事后,經法醫鑒定,李海因大面積軟組織挫傷,死于創傷性休克。
打死兒子后一直很后悔
看見兒子被自己打死,李作軒后怕慘了。案發當晚,他連夜逃離現場,隨后潛逃至外地躲藏。2011年11月4日,李作軒在貴州省遵義縣三河鎮正街一出租屋內被民警捉獲。
今年5月10日,市五中院開庭審理此案。庭審中,李作軒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罪名均無異議。但李作軒辯稱,父親打兒子是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我這樣做,只是為了教育好孩子。”同時,對于打死孩子這一結果,李作軒稱他沒想到,也一直很后悔。“在潛逃期間,我經常夢見兒子,每次醒來,都要抱頭痛哭。”李作軒當庭表示了自己的懺悔。
法院經審理認為,李作軒的行為已構成了故意傷害罪,遂依法判處李作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宣判后,李作軒沒有表示要上訴。
專家聲音
棍棒教育易讓孩子產生逆反情緒
“棍棒教育能出孝子”,恐怕這不只是李作軒一個人的看法。棍棒教育真能起到這樣的效果嗎?昨天,記者采訪了重慶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心理系周小燕教授。
周小燕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很多家長的期望。但一旦這種期望沒能達到預期時,一些家長就會出現心理偏差,用“棍棒”來教育孩子。“實際上,孩子都是有貪玩天性的,如果采取正常的說服教育等方式,通常能夠改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孩子錯了,批評他,教育他是應該的,但是體罰卻萬萬不可。在棍棒下,孩子容易產生抵抗、對立和逆反情緒,對成長十分不利。當然,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也不能一味地表揚,要有褒有貶,主張進行“有批評的教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