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時青澀的四人
中國江蘇網訊 又是一年畢業季。西交利物浦大學同住一間宿舍的四名女生,三人被劍橋大學錄取,一人去帝國理工大學深造讀研。楊軼凡、吳旻驊、呂葉青、李玉嬌分別來自鄭州、蘇州、煙臺和西安。當初幾乎都是踩著高考一本線被西浦錄取的她們,沒想到經過短短四年,全部被世界名牌大學錄取為碩博士研究生。
她們從天南海北走到一起
四年前,四個青澀的小姑娘還未來得及享受完高考后的輕松,就匆匆進入了大學。來自天南海北、都選擇了通信工程專業的她們被電腦隨機分到了A05幢的814宿舍。第一次遠離家鄉與父母的照顧,四個人歡呼雀躍地期待著集體生活的開始。
完全沒有初次見面的尷尬,四個女生當天晚上就嘰嘰喳喳地聊開了。很快就打成一片的四個人一起吃飯、上課、自習、逛街……這個步調一致的習慣幾乎保持了整整四年的時間。
真誠樂天的四個女生總是能讓814充滿笑聲。相處時間長了,四個人之間難免會出現小摩擦。自稱有點“強迫癥”的吳旻驊喜歡把事情提前計劃好,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李玉嬌則會表現得有些隨意。與所有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一樣,兩個人開始看不慣彼此。“但最終我們互相遷就,在很短的時間內,宿舍氣氛就達到了平衡點。”吳旻驊笑著說,現在的她做事不會那么“死板”了。
她們的宿舍兩年沒有開通互聯網
為了避免沉溺網絡、過著醉生夢死般的空虛大學生活,當初剛進校的四個人不約而同地做了一個決定:為了營造純粹的宿舍學習與生活氛圍,不開通互聯網。“反正學校有無線網絡和機房,想上網可以去學校。”李玉嬌說。
沒有了網絡的束縛,四個女生早睡早起、作息規律,生活也是更加的充實。一有時間,她們就會在學校“霸占”一間小教室,一起看書、聽歌、看電影,累了就用幾張椅子拼起來睡一覺;她們一起去獨墅湖邊散步、看日落、暢談人生;她們最喜歡的放松方式是去鄰里中心打臺球。
楊軼凡說,那段時間,她們會經常去圖書館借來《傲慢與偏見》、《亂世佳人》、《飄》等英文原版小說。晚上睡覺前,四個好姐妹一起守著燈光閱讀,交流閱讀感受,分享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那種感覺很純真、很美好。那是我們大學最純真美好的記憶。”楊軼凡樂滋滋地說,“我們一致認為工科女生當然也要培養文學素養。”
她們的學習總是樂于分享
“我們該學習的時候會認真學習,該玩的時候使勁玩。”呂葉青說。楊軼凡、呂葉青的思維活躍,是學工科的好料子,而吳旻驊和李玉嬌則自認為比較有文科生的氣質。用她們的話說,四個人互相學習、相互補充。
四人的學習差距并不是很大,成績能排在班級前十名左右。她們坦言,考試前也會臨時抱佛腳,手忙腳亂地備考。與某些大學生為了爭奪獎學金,考試前連課堂筆記都不會相互透露不同,814的姐妹花們從沒有過“你爭我奪”的想法。
在吳旻驊的印象中,呂葉青每次考試的時候都會特別忙,因為很多同學都會向她請教問題。謙遜、熱心的呂葉青就算再忙也會放下手頭的復習工作,耐心地幫忙講解,直到大家露出會心的微笑才罷休。
去英國留學 她們相親相愛
大三時,四個人決定一起去英國利物浦大學繼續完成剩下的兩年大學課程,她們申請了同一套學生公寓。
到英國的第一年,她們的每頓飯都是四個人一起做、一起吃,“自己做的飯當然香了,大家都是經常搶著吃。”一開始,四個人做飯的口味并不一樣,楊軼凡和吳旻驊的口味比較清淡,來自西安的李玉嬌口味偏辣。現在,四人的口味變成了綜合型。過年的時候,她們會特意邀請同學前來聚在一塊兒包餃子。作為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的吳旻驊還一顯身手,現場創作了一副春聯。讓大家在異國他鄉,也感受到了濃濃的中國年味。
獨自求學在外,四個人之間的扶持與照顧,讓她們的友情更顯彌足珍貴。
她們的未來很精彩
如今,楊軼凡獲得了劍橋大學工程學雙博士錄取通知書,吳旻驊去劍橋攻讀高級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碩士,豪言今后要遠程操控衛星的呂葉青則被劍橋大學的核工程專業錄取為碩士研究生,李玉嬌也被帝國理工大學通信與信號處理專業錄取。這份沉甸甸的收獲,讓四個女孩欣喜不已。
但是高興的同時,她們的心里也泛起了漣漪。“一次吃完晚飯后,李玉嬌和我在客廳聊天。她說,畢業后,有些人可能就再也不會相見了。”吳旻驊的眼眶稍微有點紅,“當時,真的挺傷感的。”好在,這四個西浦女孩還將在英國繼續讀研,她們希望能在那里繼續綻放屬于她們的最美友誼之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