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壞57雙鞋他第3次徒步來重慶了
至今未婚的狂人金世民六年徒步8萬公里,他計劃走完全國剩下的578個縣市
昨天上午,一位戴著眼鏡、身穿深藍色T恤和灰色短褲、背著登山包的老人出現在三峽廣場,引來路人注目。他就是有“中國阿甘”之稱的陜西老人金世民。老金剛過60歲,已徒步8萬多公里,他的目標是走完國內2500個縣市。這是他第三次來渝了,一路都有熱情的重慶驢友接待他。
每到一地都要蓋章
上月28日,老金從湖北咸豐縣徒步進入重慶黔江區,酉陽資深驢友“麻哥”獲知消息后立即發帖,將老金的行程和聯系方式公布在網上。老金先后走過酉陽、秀山、彭水、武隆、豐都、涪陵、長壽,得到了各區縣驢友的接力接待。“他們每天帶我去吃當地的特色食品,特別是火鍋。”老金說。
6月14日,他走到了渝北區,來到重慶主城。每到一地,老金都要到當地體育局和總工會蓋章,一來證明他來過這些地方,二是留做紀念。到現在,金世民的簽章本已用了18個。
計劃由合川去南充
渝北驢友“茫子”見到金世民時,打算找個車送他去蓋章,而老金執意要步行。在渝北區總工會,得知老金身上僅有80多元現金,工會領導要資助他500元錢,在大家勸說下,他收下了200元。當晚,“茫子”要開房接待他住宿,金世民也沒接受。沒辦法,“茫子”讓他到自己家中借宿了一晚。“茫子”說,他對路上的艱辛深有體會,號召各地驢友遇到老金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15日,老金在主城驢友陪伴下走過江北區、渝中區和南岸區。“重慶很漂亮,我在區縣拍了不少照片,主城也拍了好幾張。重慶人太熱情好客了,這是繼黑龍江之后,我感覺到最熱情的城市了。”老金贊不絕口。昨天中午,他在三峽廣場等到了幾名專程從涪陵趕來的驢友。
今天,老金將前往北碚,打算由合川進入四川南充。在2006年4月和2009年4月,他曾兩次進入重慶,都受到了驢友的熱情接待。
他至今還沒有成家
1952年,金世民出生于陜西寶雞市一個醫生家庭。上小學時每天早上從家跑到學校,下午再跑回家,一個來回6公里。17歲那年,父母在“文革”中被迫害身亡,他孤身一人帶著父母留下的幾十元“遺產”,隨老鄉扒火車到了新疆阜康市開西煤礦。他在井下工作18年后,又調到地面保管炸藥17年。
金世明喜歡打籃球、排球和乒乓球,當時礦區沒有條件滿足他的運動喜好。礦區人煙稀少,他休息時就一個人跑到大山深處,對著大山大吼釋放情緒。每天早晚,他至少要跑10公里,這習慣堅持到了退休。煤礦工人屬高危職業,他至今沒有成家。
2005年2月退休休整半年后,金世明與阜康兩位體育愛好者決定,徒步15000公里到北京。因為他在報紙上看到了法國馬拉松長跑運動員加米爾·巴里,歷盡千辛萬苦從巴黎跑到上海的故事。此外,我國著名探險家余純順的故事也一直激勵著他。
丟失錢物幸遇好人
2005年8月16日,三人從阜康市出發,經烏魯木齊前往格爾木前往拉薩。在拉薩,兩位比老金年紀小的同伴因體力不支、水土不服等原因放棄了行程,金世民開始獨行。
當年10月他抵達西藏波密縣休息時,裝有衣物、資料和近萬元現金的背包被人偷走。快要絕望時,老金遇到了一位姓許的貨車司機,司機免費搭載他到了藏東芒康縣,并無償資助他450元。在昆明,金世民補辦了身份證和銀行卡。他靠每月1700元退休金繼續旅行,并將450元錢寄還給了貨車司機許師傅。
老金先后經重慶、貴州、廣西、海南、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遼寧,除了坐船由廣西北海前往海南、由海南前往廣東以及從山東煙臺前往遼寧大連外,金世民一直靠走路,終于于2006年11月到達北京,完成了15000公里的徒步目標。
迎奧運十大狂人之一
金世民在北京休息20余天后,又出發了。這一次,他主要前往第一次沒有走過的縣市。在內蒙古,他與牧民同住蒙古包。在大興安嶺,他與伐木工人同吃同住。2007年3月,他在參加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取得老年組第二名的好成績……一路走來,上千人捐助了他近2萬元財物。“有時我走在路上,會有司機搖下車窗,遞給我水果、礦泉水和現金,我很感激他們。”
北京奧運會開幕前,金世民回到北京,已完成徒步40850公里。他將沿途拍攝的照片和各地體育局等單位蓋的印戳,獻給了奧組委!在奧運年,他被評為中國迎奧運十大狂人之一。國家體育總局安排他觀看了中國男籃與西班牙男籃的比賽。
走完臺灣回新疆養老
奧運結束,金世民繼續踏上徒步之旅。如今他已走完全國1922個縣市,累積行走8萬多公里。兩年多時間里,他還要走完全國剩下的578個縣市。“走完內地休息兩三年,攢一些錢,再去港澳臺。實現這些愿望后,我就回新疆養老,在那里我還有一套房子。”
老金說,現在他穿的是徒步以來的第58雙鞋,前57雙鞋都已穿破。“我平均每天走50多公里。這些鞋子基本上都是各地體育局人員送給我的。他們看到我腳上的鞋子破了,就買鞋子送給我。” 本組文/重慶晨報記者林祺實習生王鑫
昨日,徒步全國的金世明到達三峽廣場。 重慶晨報記者甘俠義攝
驢行心得>
不去探險不走夜路
盡管金世民身體健康,60年來基本沒生過病,但畢竟不再年輕,“我從來不去危險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洞穴,我不會去探險。我只在公路沿線行走。每天下午五六點,我就開始尋找住處,安全第一。”金世民告誡熱愛徒步的驢友,行走前一定要熱身,背包里要時刻準備食物。
專家建議>
徒步健身要準備充分
現在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徒步健身方式,大坪醫院關節四肢科專家蘭秀夫贊同說,徒步行走是一種有氧運動,可以使人心情舒暢,同時可以結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
蘭醫生還建議,60歲以上男性和50歲以上女性,最好不要選擇爬山等徒步方式,可以前往地勢較平坦的江邊或一些風景名勝古跡進行徒步旅行;要事先準備好藥品和水。如果有條件,也可隨身攜帶簡易的血壓計。
編后>
為65歲后培養點愛好
人,活著得有點兒精神,也要有點兒有益身心的愛好才行,特別是對近于退休的人來說尤其如此吧。本版兩位新聞人物都可謂“老有所好”!人力社保部官員已放口風,延遲至65歲退休是大勢所趨。大家可以為遙遠的65歲以后的日子作點兒打算,屆時退了休不能只打麻將度日,得鍛煉好身體,多活幾年,多領幾年養老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