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貴州省減災委辦公室獲悉,截至6月19日13時,自7月11日以來的持續強降雨過程共造成貴州省231.54萬人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18人、失蹤1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88億元,需應急救助19.21萬人。
7月18日至19日,貴州以降雨天氣為主,強度有所減弱,暴雨以上降雨區域分布較為分散,有2個鄉鎮大暴雨、1縣57個鄉鎮暴雨、16縣413個鄉鎮大雨。18日19:00時,印江自治縣楊柳鄉中山村翁谷溪水庫,發生重大險情,面臨潰壩危險,直接威脅下游中山村申家、肖家2組25戶130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已于當晚緊急轉移到中山小學并妥善安置;19日凌晨,松桃縣寨英鎮鄧堡村被洪水淹沒,緊急轉移600多人。
據各級民政部門初步調查統計,截至6月19日13時,自7月11日以來的持續強降雨過程共造成全省69個縣(市、區)231.54萬人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18人、失蹤1人,需應急救助19.2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96萬公頃,其中成災4.54萬公頃,絕收0.94萬公頃;因災倒塌房屋1172戶2938間,嚴重損壞房屋1987戶3870間。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88億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5.48億元,基礎設施、家庭財產等損失8.4億元。
受災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搶險救災工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組織公安、武警、消防和民兵預備役投入到抗洪救災之中,解救被洪水圍困的居民,幫助群眾轉移物品,救治傷病人員,撫慰遇難人員家屬,切實做好受災群眾的生活安排。
全省集中安置1913人,分散安置41156人。碧江區共發動軍警部隊、區直干部5000余人次參加搶險救災,投入300萬元用于抗洪搶險救災;平塘縣搭建帳篷44頂,發放糧食38噸、礦泉水528瓶、方便面和餅干286箱、棉被442床、鞋276雙、蠟燭4400支、雨衣422件、 雨傘48把及其它救災物資,保障受災群眾的吃、穿、住、醫等基本生活。目前,災區人心安定,社會穩定,各項抗災救災工作正有序進行。
據悉,7月19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救災工作組已深入到安順市關嶺等重災區檢查指導災害救助工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