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一位瘦小孱弱、臉上布滿深深皺紋的83歲老人如往常一樣坐在村口馬路邊,在賣自家種養的馬鈴薯和土雞蛋。晚上,他將270元錢交給兒媳婦拿去還債。6年來,這位老人無時無刻想著要為在天災中死去的3個兒子還清債務。
這位老人名叫吳乃宜,家住浙江溫州市蒼南縣霞關鎮三澳村,因天災人亡信用不滅、“子債父還”而被人廣為贊嘆,稱其為“誠信老爹”。
2006年夏,一場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奪走了浙江蒼南縣漁民吳乃宜3個兒子的生命,打沉了4個兒子用所有積蓄及借貸款買來的漁船,有的兒媳因實在生活不下去,無奈撇下孩子改嫁離家了。如此天大的災禍給老人留下的不僅是老來喪子的悲傷、孤獨、苦難,還有80萬元的債務。吳乃宜強忍悲痛說:“做人要講信用!是我兒子的債都認,我一定會想辦法還錢!”
不久,吳乃宜拿到3個兒子人身、船只保險賠款24萬元,他連家都沒回就直奔信用社。當他將衣服包著的這筆數十萬元現金還到信用社工作人員手中時,人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幕。
打撈上的漁船變賣了30萬元,吳乃宜一分未留,又全部拿去還債。這一舉動,令債主們驚訝不已。
因背上重債,吳乃宜家庭生活十分艱辛。他被列為低保戶,每月僅有幾百元最低生活費。但為了攢錢還債,這位8旬老人不顧年邁體弱,強忍背上骨刺疼痛,拖著病體,堅持在家門口山坡上種番薯、馬鈴薯、青菜,養鴨。
不管刮風下雨、寒冬酷暑,他常常步履蹣跚從所住的海拔150米高的柳隴山下到山腳海邊的沙灘上拾荒。一只可樂瓶,一只易拉罐……他告訴記者,拾一只飲料瓶僅賣幾分錢,半腰高的大鐵絲筐拾得滿滿一筐,才賣4塊錢,但老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做。
6年來,他每天只吃兩頓稀飯、青菜。隔壁鄰居很同情,有時給他送些飯菜、小魚蝦。他穿的全是些破舊的衣服,6年只買過一條短褲。他吸了一輩子煙,卻只舍得一次花4元錢買兩片水煙。
漫長的6年一天天在過,這位孱弱多病的彎駝老人背著生存與欠債、悲傷與艱辛的雙重重負,步履蹣跚,卻又堅定地走著漫漫的“子債父還”之路。
當年吳乃宜4個兒子為買新船向經營漁具的黃敬瑞賒賬7萬元。6年過去了,黃敬瑞從未向老人提起,反而是吳乃宜主動先后分兩次還了5萬元。黃敬瑞逢人就說:“這個老人厚道,守信,我敬佩他。”
到了去年,這個年邁體衰多病的老人實在有些干不動了,他對二兒子吳秀全說:“現在我已快無能為力了,家里的債你要還。”吳秀全夫婦義無反顧地接起這副重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