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導讀: 一場車禍,蜜蜂教授繆曉青癱瘓在床;一劑湯藥,偶然溶進蜂毒,竟煉出曠世奇藥;一次試驗,左手中指粉碎兩截;兩次血的代價,成就了蜂毒之王繆曉青的神蜂奇緣。
神蜂科技創始人繆曉青
【《商界》福州專稿/記者 文海軍 周云成】45美元、79美元……39000美元,從20世紀80年代到2010年,每克蜂毒市價漲了866倍,接近黃金價格的600倍,一滴蜂毒等于百克黃金!
820萬群蜜蜂,每1萬只蜜蜂生產1克純蜂毒,每年能采集80噸,僅僅蜂毒一項就價值達3萬億美元。小蜜蜂大王國,這是一個數倍于整個國內生產總值的巨大產業。但這個產業卻受制于現有技術條件,蜂毒提取難度大,使用難度更大,成為一個可望不可即的空中樓閣。
毫無疑問,誰能率先攻克蜂毒應用的難關,誰就能改寫整個世界蜂產業的格局,站上世界之巔。
作為全國唯一一所蜂學院福建農林大學蜂學院的院長,同時也是唯一一所省級蜂療醫院的院長,雙料院長繆曉青與蜜蜂為伴超過30年。12項發明專利,80多篇學術論文,2萬平米GMP藥品與保健品加工制藥車間……繆曉青一手締造的神蜂科技,將蜂學、蜂療、蜂產品開發融于一體,打通了產學研的各個環節,他研發的“神蜂精”更是以其獨特療效,為自己贏得了“蜂毒之王”的美譽。
“取毒器”陷阱
12歲,靠出租父親帶回的小人書賺的錢,偷偷組裝出一部礦石收音機;14歲,發明便攜式低電阻高效電魚機,電了魚回來貼補家用;15歲,用牛皮紙、舊電表電阻絲和二極管做出簡易的電熱毯……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酷愛無線電的繆曉青從小就努力用技術改變命運。
小學四年級,父母下放到閩東山區壽寧縣最邊遠的竹管籠公社,一群蜜蜂飛進繆曉青家里,父親當寶貝養了起來。
在閩東鄉下,繆曉青的母親患上了嚴重關節炎。“蜂叮治百病”,父親捉來活蜜蜂放在膝關節蜇刺,每蜇一次,母親就疼得直冒汗,蜇過人的蜜蜂也死去了。三年后,一場疫病讓繆家好不容易培育出來的蜂群一夜之間幾乎死亡殆盡。剛有改善的生活環境再次陷入窘境。作為家中長子,蜜蜂帶給繆曉青的更多的是一種早年的貧窮記憶。
當有一天可以通過考試來改變命運時,命運卻和繆曉青開了個玩笑。
1978年,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因一分之差與重點高校失之交臂,一心想學無線電專業的繆曉青,陰差陽錯地來到了福建農業學院養蜂專業。
讓自己一輩子和蜜蜂打交道?繆曉青根本無法接受,仍然一天到晚折騰著他的無線電技術。一時間,整個專業都知道了,養蜂專業有個癡迷于無線電不務正業的繆曉青。
讓繆曉青沒想到的是,自己對無線電的愛好,卻得到了蜂學專業創始人龔一飛教授的支持,鼓勵把電子技術引入蜂學領域。在那個時候,別人一塊錢都拿不到,他可以拿30塊、50塊,買儀器,買材料。
大學二年級時,繆曉青成功研制出“蜜蜂電子取毒器”。
傳統的蜂毒采集,是將蜜蜂的尾巴剪下,曬干后碾成粉末。這種以蜜蜂的生命為代價的取毒方法,無疑是涸澤而漁,而且提取的蜂毒含量極低,只有1%左右,純度也不高。
繆曉青的取毒器構思奇妙,除電子振蕩電路外,精巧之處在于一塊仿人體皮膚的“著針膜”,能夠吸引蜜蜂前來叮咬,排毒,又能讓它們在事后輕松地拔出蜂針,自由飛去。看似簡單的小發明,使蜜蜂消除了痛苦,蜂毒的提取量達到了90%,純度也隨之大幅提升。
大學畢業后,繆曉青留在福建農學院任教,將電子取毒器進行了理論整理,1983年《蜜蜂電子自動取毒初探》發表在農學院學報上。論文刊登沒多久,日本人全文翻譯成英文,美國人引為農業文件發布,這一新技術成果成為世界焦點。
繆曉青火了,每天收到上百封信,國內外很多人要買取毒器。日子開始變得繁忙起來,繆曉青隱約感覺到自己觸及了蜜蜂科研事業的敏感地帶。來自社會的強烈需求,激起了他大干一場的雄心。
從1985年起,繆曉青花費了4年時間,對實驗型取毒器進行完善提升,當時的蜂學系看好取毒器的市場前景,投資進行了產業化開發。
“取毒器是個好東西,那小東西乖乖地拉了蜂毒出來,現在一口氣拉了這么多,又不能當飯當菜吃,你想辦法賣到美國去吧!”1990年夏天剛過,許多購買取毒器的蜂農紛紛要求收購他們采集的蜂毒。
美國在太平洋彼岸,又不是在閩江對岸,怎么辦?當時國內蜂毒收購價格比較低,但要收20公斤蜂毒,無疑需要一大筆資金。蜂學系根本沒有錢收購,繆曉青打起自家企業主意。
繆曉青上中學時研制了電熱毯,上大學后又研制出了家用微型鼓風機,父親利用這兩個發明,辦起了家庭電器廠,擁有一定經濟實力。但聽說需要動用資金300萬元時,全家仍嚇住了。
其實繆曉青比誰都清楚,“蜂毒價”只是資料上說的,國內實際需求量極小,國外需求量雖高,但根本無法賣出去,當時國內還沒有這樣的貿易機構。
一口氣拿出300萬元,家里企業流動資金吃緊,漸漸陷入困境,蜂學系也不敢賣取毒器了。“取毒器事件”,讓繆曉青、學校和家庭一起掉進了“科學的陷阱”。很長一段時間里,他整天地呆在實驗室,苦苦找尋蜂毒應用的新途徑。
無意插柳“神蜂精”
1992年2月3日傍晚,沒日沒夜琢磨著蜂毒的繆曉青,在騎摩托回家的路上因為走神出了車禍。
CT診斷腰椎間盤突出,整個椎核破裂,手術成功率不到50%,失敗將會徹底癱瘓。得知兒子摔傷的消息,父母懷揣秘方連夜從福安趕到福州,親自配藥煎藥。繆曉青祖父是少林寺俗家弟子,精通醫術和武術,據說偏方治療跌打損傷非常有效。
病床上晝夜不能入眠,一個固定臥姿,不到十分鐘就疼痛不已。家人為他慢慢調整臥姿,十分鐘一次,一天上百次,20多天過去了,這個秘方沒有絲毫效果,老父老母相繼病倒, 33歲的繆曉青甚至想到了自殺。
神蜂科技蜂產品加工與運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滿屋彌散的中藥味,讓繆曉青再也熬不下去。趁父母不在的時候,他將湯藥倒進床頭蜂毒樣品瓶子里,搖動時一些液體流濺到手上,無意中蹭到腰部肌肉,竟然感到一絲輕松,索性多涂了一些到受傷的部位。
那一夜,繆曉青第一次安安穩穩地睡著了;12天之后,居然可以自己下地行走。
CT檢查,反復對比,專家驚奇地發現,繆曉青腰椎間盤突出的部分明顯縮小了。試用藥水10天后,南京軍區福州總院院長陸志范的腰椎間盤突出癥也神奇般康復,繆曉青發明“神藥”的消息不脛而走。
蜂毒砸光了全部積蓄,蜂毒讓他整天魂不守舍,甚至癱瘓在床,如今,又是蜂毒讓他重新站了起來。
沒想到自己苦苦尋找的蜂毒研發項目就在眼前,繆曉青仿佛看到了另一座金山矗立在他的面前,決定竭盡全力研發蜂毒藥品,并給即將研發出來的這個藥品取名為“神蜂精”。
在王和鳴教授鼓勵下,繆曉青有了更大膽的想法:用蜂毒制藥,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峰學院教授開發人藥,看似天方夜譚,學校里嘲笑聲不斷,家里人也不再支持。但蜂毒治愈癱瘓的消息,依然吸引著很多患者,病人各種方式找上門來,三更半夜電話也很少空閑,繆曉青一家的生活秩序打亂了。
此時,繆曉青已成為系里青年學科帶頭人,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再加上“神蜂精”的研制開發,常常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研制新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資金之外,新藥立項、報批藥號也需要大筆的資金,錢從何而來呢?收購蜂毒,家里已經砸進300萬了,一家人怎么也不同意支持。
明明是一座金山,又開發不起來,可望而不可及。繆曉青內心非常焦急,他就像著了魔一樣,茶不思,飯不想,每天還是鉆進實驗室里,腦子里想的全是蜂毒。
1995年,恰逢清明節,全家人回福安老家掃墓,繆曉青仍留在了實驗室,不慎將左手放到了粉碎中藥的粉碎機中,中指瞬間斷了兩節。
斷指之災同樣讓全家心痛難忍,繆曉青已經付出了兩次血的代價。一家人終于明白過來,任何人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止這個“癡傻人”拼命科研,除了幫助完成心愿,別的想法都是自私殘忍的。
一家人豁出去了,用房子抵押貸款30萬元。盡管杯水車薪,但科研立項、報批藥號走出了第一步。在福建省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神蜂精”的新消字藥報批手續全部通過了。
與神蜂共舞
1996年,繆曉青創辦了神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福建省蜂療技術研究所,主持蜂毒基因修復技術研究課題。在他的努力下,福建農林大學與福建中醫學院聯合開設了蜂療康復專業,讓農業大學第一次培養出了給人治病的醫生。1999年,繆曉青建立了蜂療醫院,讓蜂療技術開發有了自己的中試基地。
繆曉青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家,直到深圳一個林姓病人出現,才給神蜂科技注入了新活力。這個老板,為感謝繆曉青用神蜂精治愈怪病,出資1000萬建設廠房和車間。兩年后,福州市妙峰山下,毗鄰福建農林大學,一個2萬平米的神蜂科技大樓拔地而起,“神蜂精”藥液、“J9311抗癌精”、“江南春”飲料、“神蜂”牌蜂膠、蜂王漿、蜂蜜在內的系列蜂產品源源不斷從現代化生產線上流了出來。
在欣喜于夢想成真的同時,繆曉青又真切感受到市場的無情:除了農林大校園內和市內幾個專賣店銷量尚可外,由于沒有廣告投入、缺乏生產流動資金,“神蜂”產品一直無法全面推開,繆曉青再度陷入了困境。
繆曉青用神峰精為前中國女排隊長馮坤療傷
2003年的一天,時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的到來,改變了神蜂科技的命運。由于女排訓練艱苦,一直飽受傷病問題困擾,繆曉青受邀幫助女排隊員療傷,效果出奇地好,陳忠和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
4月12日,神蜂科技和中國女排在福州簽訂合作協議,“神蜂”產品成為“中國女排唯一專用蜂產品”。在福州繁華的五四路和神蜂公司門口,第一次出現了兩塊神蜂產品的戶外廣告牌。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決賽遭遇勁敵俄羅斯,在先失兩局的情況下上演大逆轉勇奪冠軍,時隔20年再次登上奧運之巔。有了風頭正勁的中國女排推廣,“神蜂精”終于打開銷路,很快在全國各地發展了200家代理商,不到三年,神蜂科技就已資產過億,蜂毒的金山終于漸漸浮出水面。
也就是這一年,郭香蓮、吳正開夫婦加盟了神蜂科技,在福州大學旁邊開了一家專賣店。當時僅僅投入4萬元,店面不過十余平米,沒想到第一個月就賣出3萬多元,近幾年暑期每月銷售額超過了10萬元。
“產品是最好的廣告,顧客是最好的宣傳!”正如郭秀蓮夫婦所說,繆曉青踏實發展的每一步,將企業的“達摩五指”(生產、研發、銷售、財務、售后服務)毫不留戀地篡改為教授的“達摩五指”(教學、科研、臨床研究、開發、學術)。
“神蜂科技”不是繆曉青的終點,目標不僅僅是以蜂毒為中心的蜂產品,而是將自己30年取得的12項發明專利轉換,同時將特色蜂療推向全世界。
繆曉青,這個與神蜂共舞的“斷指毒王”,誰能否定他的說法,否定這樣一個總能創造奇跡的教授企業家。我們無法估量他瘋狂發明的未來,但愿意期待他傳奇人生的后續。
神蜂科技項目地址:http://jm.sj998.com/104933/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