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市場每年收入規模超50億
部分無資質培訓機構趁機騙錢
2012年10月24日18:00, 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結束。超過150萬位考生報名,競爭2萬個公務員職位,錄取比例超過66:1,而其中熱門的109個職位的錄取比例則高達1000:1,最熱門的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隊的一個科員職位,有9411位考生競爭。
陳薇,作為“逃離北上廣”中的一員,2012年選擇離開北京,回到家鄉營口市,4月參加了遼寧省公務員考試的筆試,7月又順利地通過了面試,正式成為當地社會勞動保障局的一名事業單位編制的公務員。正式上崗可能要等到明年。
火熱的國考培訓市場
2012年3月,陳薇辭去北京一家知名公關公司的工作,回到老家營口,準備參加遼寧省的公務員考試。
“在中小城市,能夠成為公務員是很多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首選,雖然公務員的薪水只是中上等水平,但是工作穩定,不那么辛苦。”陳薇告訴記者,在他們當地,即使在私企月薪五六千元,也比不上三千月薪的公務員的工作,畢竟在中小城市,老百姓就業并不只看收入高低,也很看重職業的性質和職業的社會地位。
有關培訓業務機構華圖教育高級副總裁于洪澤的觀點也印證了陳薇的看法。于洪澤告訴記者,從華圖教育分布在全國的200多個教學點的招生情況看,三四線城市的招生情況總體好于一二線城市,公務員考試培訓在這些地區非;鸨。
筆試通過后,為了能通過更為艱難的面試,陳薇參加了當地的中公教育的面試培訓班,這樣的培訓班在當地非常多,收費也不同,有收費3萬元的,承諾筆試、面試都通過。陳薇報了一個收費1萬元的培訓班,承諾面試通過,如果不通過就退8000元。
面試培訓班采用封閉教學,學員吃住和學習都被集中在一個賓館內,課程非常密集,除了吃飯的時間,每天上課從早上8點一直到晚上11點,上課的內容包括形象包裝和對考試類型的分析和演練,授課老師會幫助學員模擬演練面試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應對辦法,畢竟面試中有7個考官,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陳薇告訴記者,像她這樣花1萬元上面試班的學員很多,他們那一批就有150人,被分成10個小班授課,授課時間為一周,基本每周的報名都爆滿,一周授課結束后,下一周的報名又會爆滿。這樣的面試培訓基本每周都會開新班,而且從年初持續到年底。
50億元的“成熟產業”
于洪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150萬人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和250萬人的地方公務員考試的規模,20%的參培率,每年就會有至少80萬的考生參加各種考前培訓,按照平均每人5000元的培訓花費,僅這一塊的收入就可以達到40億元,再加上購買輔導教材十幾億元的收入,這個市場的規模超過50億元,在中國教育培訓市場上不可小覷。
中公教育總裁李永新認為,經過近10年的平穩發展,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形成一個穩定成熟的大產業,而且已經產業化,其中面授培訓占據這個市場的主導,大約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圖書和輔導教材則占據了28%的市場份額,而網校這一塊目前規模還比較小,僅占大約1%的份額。
像中公教育、華圖教育這樣的全國性的國考教育培訓機構在全國主要的地級市都設有教學點,其中中公教育有300多個教學點,華圖教育也有200個教學點,開設從基礎班、模塊班、強化班、沖刺班、點題班等不同階段的備考培訓班。而不同課程的收費也從幾百元、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粗略計算一下,考生即便是只報最基礎的《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申論》和《公務員面試指導》,三門加起來少則幾百元,多則一兩千元,如果從基礎班到點題班全部學下來,則需要1萬多元。
據了解,目前全國大約有700~1000家針對國考的培訓的機構,其中有以中公教育、華圖教育為代表的全國性的連鎖培訓機構,也有很多區域性的培訓機構,有的以省為中心,在全省范圍布點,有的則以市為中心。
相比較國考培訓市場的高利潤,李永新坦言,教輔這塊的利潤比較低。據悉,在國考的教輔市場,中公教育和華圖教育基本壟斷了這塊市場,每年出版數千種教材。
產業需要優化
參加完筆試的陳薇剛剛走出考場,就有很多培訓機構的廣告和名片塞到她手里,可以說眼花繚亂。通過上網查詢和咨詢朋友,最終陳薇選擇了中公教育。“培訓老師雖然很多都是80后,但是多出自名校,專業素養還是很不錯的,這一周的培訓對于我面試的通過肯定是有幫助的,而且如果有別的考生跟我一起報考和競爭同一個職位,培訓機構只會與其中一個考生簽約。”
雖然,品牌化的國考培訓機構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但是為了爭奪國考這塊大蛋糕,一些無資質的黑培訓班、盜版書商也在趁機鉆空子。有的所謂公務員面試輔導班,甚至打出“公考第一品牌”、“人事部專家”、“公務員面試考官授課”等招牌,有的還對面試通過率打保票——“面試通過率50%以上”、“不過可退錢”。
李薇認為所謂的“面試保過”、“內部資料”、“命題組輔導”等等都是虛假承諾,公務員考試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
“很多沒有資質的培訓機構都是采用夸大宣傳,打一槍換一炮的策略,四處騙錢,這樣的機構往往也倒閉得很快,每年都會倒閉300家。”于洪澤說。但是在國考培訓市場,由于重復消費比較多,考生通過上課會越來越愿意選擇口碑好、師資強、有品牌的培訓機構,那些資質差的小培訓機構會越來越沒有市場。
“而未來這塊市場一定是向著專業化、品牌化、連鎖化趨勢發展的,今年中公教育的市場份額又上升了3~5個百分點。”李永新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