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電價對窮人是不利的,受惠的是富人,因為目前國家是拿出錢來補貼居民用電的,而窮人用電少,富人用電多。”昨天,廣州市科信局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辦“珠江大講堂”,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如是說。作為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他還表示,階梯電價必將向分時電價轉變,用電高峰時段電價高,低峰時段電價低。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是電網工程專家,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名譽院長。昨日他向來自高校和政府部門的幾百名聽眾做了《智能電網是智慧城市的物理基礎》的講座。
“其實低電價對窮人是不利的。”李立浧語驚四座,他解釋,“因為目前我國的居民用電量比國外低,我國是要拿出錢來補貼居民用電的,窮人用電少,每月可能才一二百度,富人用電多,每月一兩千度,而用得越多補貼越多,所以低電價受惠的其實是富人。”
他表示,分時電價能解決這一問題,階梯電價應將向分時電價轉變。“在用電高峰時電價高,低峰時電價低,兩者的價格比例在4∶1或3∶1。比如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的用電高峰內,用洗衣機的電價就要貴,晚上9點以后再用就會便宜,這樣既能調節電網負荷,也可以平抑電價,讓企業和市民都能雙贏。”
李立浧強調,階梯電價是出于節能的考慮,而分時電價不但能節能還能節約費用,是真正的雙贏。
在演講中,李立浧還提到了電動汽車難普及和風力發電等問題,他認為電動汽車少人問津的根源是電池技術難以取得根本性突破。
新聞鏈接
廣州已實施“峰谷電價”
今年7月1日起,廣州正式實施不同時段不同電費的“峰谷電價”。按照分時計費方法,每天0點至8點前,一度電為0.3197元,下午2點至5點、晚上7點至10點,電費則要漲六成,達到0.9875元/度,其他時段則維持0.61元/度。目前只有一戶一表的居民才能到供電營業廳辦理“峰谷電價”。
據介紹,此舉目的是通過“低谷低價”鼓勵市民消費低谷電力,充分利用家用電器。推行峰谷電價還有利于電網的“削峰填谷”,避免低谷時段的電力資源浪費和高峰時段的供電“擁擠”。
階梯電價是出于節能的考慮,而分時電價不但能節能還能節約費用,是真正的雙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