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線訊 5月7日下午,雖然距離事發時間已經過去了3天多,但是,提起黑夜冒著危險搭救“失蹤”遇險女大學生游客時,荔波縣洞塘鄉老實巴交的農民周世木,還很激動。他說:“那時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快點救人,其他什么危險,什么日后感謝,都沒有來得及去想。”
幾天前,早就接到茂蘭旅游開發公司的劉松經理談到老農周世木助人為樂、并且拒絕感謝的動人故事了。但是,讓記得想不到的是,老農不但謝絕獲救者和茂蘭旅游公司的物質感謝,同時,還斷然拒絕媒體宣傳,多次聯系,都不愿談其救人的事。“這么一點小事,真的沒有什么值得宣傳。遇到誰,也會伸手搭救的。”老周樸素的話,令在場的旅游公司職員和記者感動不已。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軟磨硬纏,老周才簡單地透露了救人的經過。
五一小長假期間,兩名復旦大學女學生到荔波茂蘭旅游,在無向導情況下,于3號下午四點半自行進山穿越茂蘭原始森林,后迷路被困在深山里一個叫九洞天的溶洞內無法進退。由于洞內地勢結構極其復雜,積水很深,陰冷漆黑,并且通訊困難,情況十分危險。至晚上8時左右,遇險同學才僥幸通過手機極其微弱的信號與山下取得聯系。
聽到女學生被困消息后,好心村民周世木深知情況危急,立即主動進山營救。當他找到兩遇險同學時,其中一人已經十分虛弱而不能站立,另一人也行動困難。周世木先將一人背下山安頓在安全地帶,又返回洞中攙扶另一人走出山谷。至4日臨晨,周世木才將兩名同學成功救出。
事后周世木十分低調,并謝絕了酬謝。他說:兩個學生老遠來到茂蘭,遇到困難我們當然應該幫助,這是人之常情。周世木家住荔波茂蘭保護區青龍潭邊上的必佐布依族村寨,村上人淳樸善良,熱情好客。
據劉松介紹,荔波茂蘭九洞天就在洞篩依傍的山頂之上,也是景區內群眾常去的地方,那里的森林植被溶洞景觀都保存得十分完整!
沿著彎彎曲曲的青青石板路拾級而上,路邊的巨石上頑強地生長著各種植物,榕樹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在那光禿禿的石面上安家落戶;不過腎蕨也不甘示弱,正悄悄地在石縫中繁衍生息;還有那《詩經.周南》中描寫的葛藤,“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沒想它也竟能在這干旱貧瘠的地方發榮滋長,“維葉萋萋”了。
“登上九洞天,汗濕一身衫。”從山腳到山頂相對高度雖然只有220米,但是由于山路陡峭,另之四周峻峰突兀,給攀登者一種威壓之勢,所以很少有人能“一步登天”的。
洞內石頭里鈣化了的海百合和三葉蟲記載著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地質的蒼桑歷史。這里沉積著許多億年前Ca+、HCO3以及海底生物化石。不少游客觀賞后感嘆:“寄蜉游于天地,渺蒼海之一粟”。
九洞天是由黑洞、神仙洞和九洞天三個穿洞群組成,它們距山頂只有幾十米,而距山腳的垂直高度卻有220多米!雖然是穿洞,但里面的石筍卻十分發育,高的有10多米,粗的有近4米,據貴州省水文地質大隊李興忠高級工程師研究,九洞天是目前發現的貴州最古老的溶洞!
茂蘭保護區旅游開發公司經理劉松提醒戶外愛好者,穿越茂蘭保護區原始森林,務必服從工作人員的安排并由當地向導帶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兩名女學生“失蹤”的荔波茂蘭九洞天溶洞一角
兩名女學生“失蹤”的荔波茂蘭九洞天溶洞一角
兩名女學生“失蹤”的荔波茂蘭九洞天溶洞一角
兩名女學生“失蹤”的荔波茂蘭九洞天溶洞一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