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杭州下城公安石橋派出所接到一個女孩報警,說自己可能被騙了。
民警章奕立很快趕到現場,報警人是19歲女孩小婷(化名)。見到民警,她立馬遞上手機:“你們快幫我看看,這到底是不是騙局?”
當晚7點左右,小婷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某店客服,說她網購的產品有質量問題,現在可以雙倍賠償,并讓她加一個QQ號,說會有客服人員指導她完成賠付。
小婷見對方能詳細說出她的姓名、地址和下單細節,便沒有懷疑,加了對方的QQ。
之后,“客服”告訴她賠款只能打到銀行卡上,小婷還在讀書,銀行卡都由媽媽保管,為了獲得賠款,她就去找媽媽要了一張自己的銀行卡,然后在“客服”提供的鏈接上完成了信息登記。
幾分鐘后,“客服”告訴小婷,由于網絡延遲,驗證碼超時,那張卡短時間內無法通過驗證,需要更換銀行卡重新登記。
想著馬上有錢退,小婷又找媽媽要了自己的另一張銀行卡。
接連兩次拿卡,媽媽開始警覺了,問她要干什么。得知過程后,媽媽立即拿過小婷的手機,一頓操作退出了手機上的所有操作頁面,并告訴女兒:“你又被騙了,你知不知道?我的天!”
杭州19歲女大學生一年被騙3次,媽媽這段靈魂拷問,連民警都忍不住點贊
小婷將信將疑,但也擔心真的遇見騙子,自己之前填的身份信息會被人拿去冒用,這才偷偷報了警。
“這確實是個騙局,我們遇到過很多次了,套路都是一樣的……”好在民警查看發現,小婷提供給騙子的銀行卡里沒有錢,因此沒有經濟損失。
就在民警準備進一步給小婷解釋時,一旁的媽媽坐不住了,站起來當著民警的面開始了一波教科書式的反詐騙科普:
“你曉不曉得因為你那張卡沒錢,騙子沒騙到錢才讓你換卡。”
“退錢到銀行卡要什么驗證碼?我平時給你銀行卡轉生活費要過你的驗證碼嗎?”
“網店退款都是原渠道退款,要銀行卡的都是騙子!”
小婷噘著嘴,一聲不吭,過了半晌才有些委屈地嘟囔了一句:“他說我是驗證碼超時嘛……”
“民警同志,不瞞你們說,這已經是她第三次上當了,小孩子什么都信,就是不信我說的啊!”媽媽嘆了口氣,語氣也跟著激動起來。
第一次被博彩游戲騙走2000元
小婷媽媽說,女兒還在讀大學,平時生活圈子小,跟社會接觸比較少。第一次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是在去年10月左右。
當時,小婷加了一個QQ游戲群,群里有不少人在玩一款博彩游戲,經常會在群里曬自己的盈利截圖。還有群友說,這個游戲其實是有漏洞的,他發現一個必贏錢的方法,但要充值一定的本金。
聽說有這種好事,加上有不少群友跟風,小婷動心了。她先是把自己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全都“投”了進去,但對方說這還不夠,她便找媽媽要錢。
媽媽一聽就知道女兒被騙了,可電話里,女兒顯然不相信:“別人都賺錢了,都有截圖作證的,怎么就是假的了?”
小婷媽媽急得直接趕到學校,當面給女兒進行反詐科普:
“你不知道照片可以P圖?”
“你不知道視頻可以剪輯?”
“你不知道程序可以編改?”
“就算那個游戲真的能100%贏錢,別人為什么要告訴你?”
一番連環問下來,小婷也冷靜了下來,想想媽媽說得有理,便沒有再堅持。
小婷媽媽覺得孩子涉世不深,難免會犯錯,被騙了錢也就算了,大不了吃一塹長一智。所以當時并沒有報警,只是從每個月給小婷轉2000元生活費變成了每半個月轉賬1000元。
時隔3個月再次被騙
被充值返利騙走300元
讓小婷媽媽沒想到的是,女兒并沒有從上一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訓,不過短短3個月,她又被騙了。
今年初,小婷在網友的介紹下進了一個微信群,群內正在搞活動返利,如充50返80、充100返130……返利的錢不可提現,但可以用于微信支付。
小婷也參加了活動,先后充了30元、50元、80元。一開始,客服確實都及時返利了,但當小婷轉賬到300元時,客服說,因參加活動人數過多,公司臨時規定提高門檻,現在需要轉賬1500元才能繼續返利。
小婷錢不夠,又找媽媽借錢:“媽,借我1200元。”
媽媽當即追問:“你一下子要那么多錢干嗎?”
“我參加了一個活動,返利拿錢的……”小婷說了一半,媽媽就反應過來了:“打住,你難道還不知道自己被騙了?現在趕緊把那個群退了。”
小婷還不甘心:“可我已經轉了300塊了啊!”
“300塊就算了,當買個教訓,不要繼續了,就此結束。”
“但之前他們都把錢返我了……”
“這就是為了讓你嘗點甜頭,你再下去,只會被越騙越多!”
在媽媽的堅持下,小婷再次罷休,退出了這個群。
小婷媽媽說,前兩次覺得損失的錢不多,想想算了,可怎么也料不到,女兒又“掉坑”了。
“都是蠻老套的騙局,新聞上面天天在講的呀!”小婷媽媽大吐苦水,民警能感受到,女兒一而再再而三被騙,當媽的實在是操碎了心。
既然這次小婷主動報了警,民警也沒放過機會,好好給她進行了一次反詐教育:“所有打電話問你要銀行賬戶的都是騙子,平時也不能有貪小便宜的心。”小婷時不時點點頭。
民警臨走前,小婷媽媽跟到門口,壓低聲音說:“由你們民警來和她說也好的,但愿這次是真的聽進去了,不會再第4次被騙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