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仲夏,城江村的西瓜熟了。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公路邊賣西瓜。過往車輛三三兩兩停下來,一個又一個西瓜往車里搬。
看著一個個滾圓的瓜變成一沓沓厚厚的錢,村民龍恩蓮的臉上綻放燦爛的笑容,心里有說不出的甜……
丹寨,又多了美麗一景。
接邊之“亂”與聯防之“變”
以前的城江,沒有“瓜”,只有“亂”。
城江村距興仁鎮政府駐地3公里,轄4個自然寨361戶1557人,地處兩州三縣市接邊地帶:北與麻江城中村隔河相望、西與黔南州都勻市甲登村接壤。由于區位復雜,村寨之間、農戶之間,因山林、土地、河道等引發的矛盾糾紛不斷、打架斗毆甚至聚眾械斗時有發生。僅1991至1993年,發生偷牛盜馬案件11起,被盜耕牛16頭、馬3匹;盜伐林木案件7起,經濟損失5萬余元;群體性械斗案件2起,傷5人。
針對此頭疼問題,丹寨縣于1994年在城江探索以“平安村寨”建設為載體的“三村聯防”,實行外聯、內防兩條腿走路。“外聯”上,城江村主動邀請城中、甲登兩村共商“聯防”之策,通過廣泛證求意見,制定了《三村村規民約》及《三村村規民約》框架下的護林、護水、護地、護寨公約,建立交叉守護設卡、應急處置、防偷牛盜馬等協作制度。“內防”上,建立52人的四支治安聯防隊,將14個自然寨劃為16網格,推行中心戶長管理,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
緊接著,開展“三聯”活動。
“聯誼”:建立協作聯防理事會,會長由城江村、城中村、甲登村支部書記或村主任輪流擔任,每年10月為三村聯防協作活動月,組織群眾開展歌詠、籃球、拔河等賽事活動,架起友誼橋梁,以友誼促和諧。
“聯調”:村里群眾發生矛盾糾紛,由所在村調解委主持調解,請鄰村調解委配合,相互補臺不拆臺。若遇家族勢力或外部插手,采取本村“回避”辦法,全權委托鄰村調處,變棘手問題為“就事不就人”。
“聯治”:丹寨、麻江、都勻三縣市政法部門根據不同時節,牽手開展集中整治,形成“三縣(市)同部署、三鎮同打擊、三村同防范”體系,織就一張嚴密的社會治安防護網。
三村聯防,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昔日之“亂”一去不復返,左鄰右舍親如一家。這個時候,聰明的城江村民想到了“種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