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帶動更多苗家婦女加入到民族傳統手工刺繡行業,使她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丹寨縣舉辦了“丹寨縣雨露計劃民族手工刺繡班”,40余名苗家女走進了“大課堂”。
吳如群是此次培訓的指導老師,從8歲開始,她就跟著母親和姐妹學習刺繡。現在,刺繡對于她來說,除了傳承技藝、還能掙錢之外,當老師傳授技藝,是她一直樂衷于刺繡的最大的愿望。
“她們來,我巴不得她們學得跟我一樣的手藝,巴不得她們一樣的和我一起賺錢,我心里是這樣的想法”吳如群告訴記者。
刺繡,對于初學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但是大家伙學得是格外的起勁兒,談起這幾天來的培訓,繡女們表示,現在,大家都已經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作業”了。
“吳老師說我進步了,現在,我覺得也是學得挺好的,你看,這些都是我繡的,繡得怎么樣”學員田興英高興的向記者展示她的學習成果。
把精湛的技藝學到手,靠自己的一雙巧手創造財富,大家對以后美好生活也更加充滿信心。
“我們要好好的學繡花,好好的刺繡,因為(丈夫)現在在家里,他已經回到這里了,他可以縣里面找點事做,我們兩個,反正那點生活就好了”學員熊小英滿是欣喜的告訴記者。
通過組織培訓,提高農村婦女手工編織刺繡水平,既為廣大農村婦女提供了一個施展聰明才智的空間,搭建了一個展現當代苗族婦女絢麗風采的平臺,也為農村婦女拓展了致富渠道。在文化搭建的產業平臺上,刺繡,也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更有助于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發揚光大。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