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頒布實施,在景區內,游客做出不文明行為,將要受到法律的制約。如何堵住不文明,還要體現人性化,石橋景區出了妙招。
在石橋村古法造紙傳承人王興武的造紙作坊里,王興武正在整理這幾天的留言簿,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游客的留言、簽名。有抒發情感,有留言紀念,也有隨意涂鴉。
“有美國的、法國的、英國的等等,世界各個地區各個國家的人,都讓他們把自己的語言留在這里”王興武告訴記者。
石橋作為貴州省旅游局指定的入境游客監測點,制作留言簿,讓游客簽名,是統計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現在,這些用石橋古紙做成的成本不高,還獨具藝術性的留言簿,可是發揮了大作用。免費簽名寫留言,一方面讓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石橋古紙的神奇,一方面,也讓游客的旅游情感得以抒發,減少了景區內的亂寫亂畫的現象,同時讓景區管理部門更了解游客的期望。
“他們在紙上寫上他們認為關鍵的一些東西,我們這里的山山水水,人文風情,這些好不好,他們都把他留在上面,這樣子可以讓他們的子孫后代到這里看到之后,知道他們的祖先曾經到在這里,留下他們的筆跡”王興武說。
游客來到作坊參觀,可以近距離探究古紙制作過程,更可以通過筆觸,感受古紙的魅力,這個妙招,可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來自山東游客王龍告訴記者“如果我們想寫字,可以到造紙作坊里,那里有專門的紙和筆,要大家都是亂涂亂畫,我們來這里游玩,就沒什么可看的了”。
據王興武介紹,從石橋景區開園以來,就用去了7、8本留言簿, 800多人簽名留念。一邊的明令禁止景區內的亂刻亂畫,一邊是就地取材提供留言紀念的機會,疏堵結合,有效減少了景區內的不文明現象。截至目前,《旅游法》還未向前來石橋景區旅游的客人開出罰單。(石開恒 張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