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丹寨縣金鐘工業園區不斷發展,近年來積極招商引資,項目落地,企業增多,接踵而來的就是人才的供應,為滿足入駐企業用工需求,丹寨縣把培養實干型人才,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多形式辦學模式,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丹寨職校,作為丹寨縣唯一一所中等職業學校,為我縣各行業提供人才儲備,金鐘經濟開發區企業入駐以來,丹寨職校肩負起人才培育與輸出的重要角色。為了適應企業發展需求,丹寨職校明確“立足工業園區、優化專業結構、開展校企合作、服務縣域經濟”的辦學思路,探索改革創新符合地方經濟發展的教育模式。“ 在辦學思路上,我們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我們采取“校中廠,廠中校”,基本實現執教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的目標,基本上實現同步小康的“丹寨夢”。”丹寨職校校長文俊說。
為了給“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提供更加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支持,丹寨積極實施“百校大戰”項目建設,計劃投資1.8億元重點打造丹寨職校進入開發區辦學。現在工業園區內的職校已經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據丹寨縣教育局工程辦主任劉潔介紹“整個職校的占地面積是200畝,總建筑面積規劃是70600個平方,今年第一期要開工的是34000多個平方,目前建筑的有教學樓、有綜合樓,還準備動工的是體育館,按照規劃明年第二期動工要完成的是30000多個平方,用兩年的時間,20159月份可以投入使用,到時候可以容納5000個學生同時在校就讀。”
在新校區建成后,職校將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和我縣發展所需人才,調整教學方向。按照“職校圍繞園區辦、專業盯著產業辦、就業瞄準需求辦”的認識,為企業提供了人才保障,促進了學生就業,實現地方、企業雙贏,更加為丹寨職校走向更高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
面對丹寨職校未來發展,職校校長文俊內心充滿了期待與自信,“新校區建成以后,學校的規模要擴大,辦學方向要更進一步的要求,目前我們與黔東南職院,貴州師大,貴州民大聯合辦學。我們在專業上主要圍繞我們工業園區和我們縣的經濟發展的需要,專業上還要進行調整,在層次上要更進一步的提高,我們要逐步推向從中等職業學校到職業院校這樣一個目標來發展我們丹寨職校。”
目前,縣職校與興富祥、天凌高、九鼎車輛、喜相聚等多家企業開辦了訂單式人才培養。并為企業開展了技能培訓,與企業共同培訓員工,同時,著力對全縣青壯年農民進行短期培訓,先后為全縣輸送了12000余名技術人才等。職校創新的教育模式,為丹寨縣發展補充了后備力量,更是為企業解決了人才緊缺的后顧之憂。“通過這種培訓,可以能夠幫我們及時解決部分缺口 ,然后我們在通過,以他們作為骨干再從社會上招一批人過來,由他們來帶,相當于就是有了師傅再來帶徒弟,形成一個從上而下的循環機制,保證我們企業的正常生產。”貴州丹寨九鼎車輛制造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楊騫說。(吳永先 楊露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