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蔣隆國與智新超越清華夏令營學員合影
去年初夏,清華大學出版社邀請蔣隆國正式翻譯汪詩,蔣隆國在緊迫的時間內,本著與愛詩者的分享之心和讓更多外國人欣賞中國優秀新詩的決心,夜以繼日地伏案翻譯。8月初,勞累過度的蔣隆國右眼眼底出血,半個月內視力急速下降到0.05,即使把一個成人的手掌放在他眼前,也只能看見淺淺的模糊的輪廓。他依然堅持將詩作譯完后才到醫院就診,好在得以治愈。
功夫不負有心人,《詩情于此終結——漢英對照汪國真詩選》終于在國內成功出版。這部詩歌譯本選擇了汪國真300多首詩作中的80首,它不僅是汪國真詩歌的精華,更飽含了蔣隆國對中國新詩的無比熱愛與執著,更是蔣隆國英語翻譯造詣的完美體現。書中英譯部分流暢簡潔,朗朗上口,保持了原作直白、流暢的同時,更似超越了翻譯的境界,在英語詩歌中延伸了詩作的意境和韻味。
“翻譯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詩歌翻譯更是藝術。”蔣隆國感慨,如今能夠翻譯詩歌特別是古詩詞的人并不多,因為這需要極高的水平。“拿漢譯英來說,首先要求譯者懂詩,對詩理解透徹,有很好的詩歌修養,不然你有再高的英語水平也翻譯不出它的韻味。同時,在技術上,譯者要具備駕馭漢、英兩種語言的能力,尤其是駕馭英語的能力。將這些綜合起來才能翻譯好詩歌。另外,知識面廣也很重要,詩歌創作需要積累,詩歌翻譯同樣需要積累。沒有生活閱歷,翻譯很難傳神。”
蔣隆國非常認同當年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翻譯三字真經,“真正做到是不太容易的。”其實蔣隆國生活中也是這樣一位“信達雅”的學者:有信念、很豁達、十分儒雅。
老有所為
老牛自知夕陽晚
不用揚鞭自奮蹄
“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蔣隆國一輩子都以保爾·柯察金的這段名言激勵自己。
教好課,編好書,做學問做出點真東西來,蔣隆國身上有一種執著的敬業精神。近10年,蔣隆國因年紀原因走下講臺,但卻從未離開翻譯工作和英語教育事業,且投入更多的精力著書。到目前為止,蔣隆國已出版了30多部英語系列叢書,絕大多數是67歲以后編寫的。其中《多樣式攻克大學英語四、六級詞匯》(包括大開本和便攜本共四本書)積極推廣同根詞、同義詞、反義詞和形近詞等聯想記憶法,是機械工業出版社的暢銷書,蔣隆國榮獲機械工業出版社60周年“最具影響力作者”稱號。現在他正專注于主編、審閱《多樣式攻克雅思詞匯》一書。
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性格特征在蔣隆國身上十分明顯。蔣隆國常年擔任國內外大型英語口語競賽的評委工作。“現在因為年紀原因,只能幫忙做顧問。但我就是停不下來,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就是好的。”盡管不在教育一線,他仍每年堅持為全國各地青少年進行10余場英語講座。蔣隆國在這些不定期的講座上,給孩子們講“為什么要學英語?”以及“如何學好英語”等問題。講座上與孩子們的熱烈互動讓蔣隆國的努力得到充分肯定。“只要我的英語講座大家愛聽,能學到東西,我就會堅持講下去。”蔣隆國笑容慈祥。
公益活動中也少不了蔣隆國的身影。2005年,瀏陽市籌建胡耀邦生平陳列館,作為瀏陽籍人士,蔣隆國主動請纓,義務為陳列館圖文做中英對照翻譯。時間緊,任務重,“這項翻譯的難點在于你還要了解大量的歷史背景,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否則就會出差錯。”30多萬字的翻譯文稿,蔣隆國竟然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就完成了。誰都不知道老人為了盡快完成任務,經常加班加點,不惜開夜車工作到凌晨三四點以至于雙腿嚴重浮腫。
作為北京瀏陽同鄉會的顧問,蔣隆國為老家村子修路籌措資金、捐款修建小學,對家鄉深沉的愛伴隨一腔熱血傾瀉而出。一輩子樸素節儉的蔣隆國堅持為地震災區捐款。糖尿病病人最怕勞累過度,熱心腸的蔣隆國卻想盡一切可能去幫助更多的人,想當交通協管員、想到邊遠山區支教、甚至想去拾荒支援貧困兒童,但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都被親友婉言攔了下來。“公益活動我是決心做到底的。”70歲以后,蔣隆國在居住的清華大學西南居委會為居民義務開設了兩年的英語課,被評為清華園社區文明之星,學員們提起他都稱贊有佳。最近又加入了中華教師網,義務為廣大青少年和英語愛好者答疑解惑。
除了工作,年近耄耋的蔣隆國也很重視養生。他把自己的養生之道歸納為:生活有規律;飲食須節制;心態要平衡;運動不間斷。對這四條規定,他不但身體力行,且經常檢查自己的執行情況。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蔣隆國每天仍堅持至少工作兩到三個小時(盛夏酷暑時例外)。蔣隆國說“老牛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人生應該要“坎坷一生不認輸 回首往事無淚珠”。如今的他,依舊有著浪漫與理想的情懷,秉持著一貫天賦與勤奮,和藹與風趣并存,享受英語與詩歌帶給他的快樂與榮耀。也正如年輕時他的詩作中曾寫到的老教授一般,“身體里蘊藏著用之不盡的青春活力,擴音器在播送您光榮的名字,年輕人在用敬仰的眼光望著您。”
蔣隆國
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著名英語專家、翻譯家和教育家。1936年生于湖南瀏陽,成長于長沙市。新中國第一批正式招收的四個英語研究生(時稱“英語四才子”)之一。長期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翻譯和測試學研究,有“詩歌翻譯家”的美譽。其口語教學成績突出,曾獲得清華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先后出版發表大量論文、著作和譯作。主編大學英語四、六級和考研英語讀物達三十余種。因其命題切中率高,對考試大綱把握準確,深受考生歡迎。此外,還熱衷少兒英語教育事業,擔任青少年英語口語大賽組委會顧問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