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錦屏縣隆里鄉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鄉、美麗鄉村”,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工作,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網絡優勢、資源優勢、科技優勢,通過平臺搭建、教學創新、以用促學策略傳播輻射知識,讓農村千家萬戶插上了致富奔小康的翅膀。
該鄉在推進“科學發展、富民強鄉、美麗鄉村”中,成立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開辟綠色通道落實優惠政策,組建項目小組跟蹤服務貼身排憂解難,同時,加速推進“村站寬帶”工程、完善“遠教站點”網絡,把遠程教育作為提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素質及技能的一個重要手段。結合全鄉黨組織分布、村級活動場所、網絡通訊及計算機設備等情況,共建設由鄉遠教辦統一支付、村組織免費使用的“村站寬帶”終端站點4個。加快遠程教育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完成4個村站點新建任務,實現全鄉所有行政村站點全覆蓋。并通過集中培訓和集體學習的方式,對基層遠教站點管理員進行業務知識的講解和培養,形成了以鄉遠教專干、大學生村官為核心,村兩委班子、站點管理員為主體的專兼職遠程教育管理服務體系。
同時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上積極創新,利用衛星設備隨時下載實用技術,通過“村站寬帶”全天候地學習遠教網等開放式資源,極大地提高站點使用率,充分滿足了廣大黨員群眾黨性修養、政策法規、實用技術、文化休閑等各方面的需求。在這期間,針對隆里產糧大鄉、旅游大鄉、大棚蔬菜大鄉、食用菌大鄉的農業鄉特點,以科技性、趣味性為主,采用新穎方法創新制作有機食品糧食種植、無公害生豬養殖、名特優大棚蔬菜綠色栽培等各種特色專題光盤,分發到村、分村學習。據統計,該鄉遠程教育年培訓黨員群眾近500人次,參加培訓的群眾基本上掌握了1-2門實用技術。今年來組織了2場返鄉農民工專題培訓,約50余名返鄉農民工學到技術,近百人加入創業大潮。目前,正加大遠程教育示范點和示范戶建設力度,促使有學有用,促進學用轉化,促成學用效果,至今已建立水稻、食用菌、生豬、大棚蔬菜、稻田養魚等各類學用示范基地8個,示范戶32個。
由鄉、村分別組織黨員群眾到遠教學用示范基地現場觀摩學習實踐的方法,在黨員群眾心中植入科學發展、科技致富的種子,進一步激發興趣,提高了學科技、用知識的本領,催生出一群科學興農的領頭雁,造就了一批康莊大道的領路人。
隆里所村黨員王正友、張宗輝通過遠程教育引路,從科學種植優質雜交水稻起步,致富后又發展環保農業等多種產業,成六了友輝農機合作社,在遠程教育科學發展的指引下,承包了幾百余畝種植有機糧食,吸收40余名產糧戶集合1千余畝良田,組建優質糧食產業合作社,成為“全國種糧大戶”之一,榮獲“農業部獎”。(張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