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雷山縣西江鎮貓鼻嶺村鑼鼓聲響,蘆笙悠悠,熱鬧非凡,這一天,該村200多位外嫁他鄉的姑媽集體回娘家大聚會。在家的舅爺們也很想念自己的姐妹,殺豬宰牛,并邀請四方賓朋前來見證兄弟姊妹相聚的美好時刻。
乘飛機回娘家聚會
當日上午,記者驅車前往貓鼻嶺村采訪,一路上,看到不少身著嶄新民族服飾的婦女,她們有的抬著雞鴨魚,有的提著衣物棉被,有說有笑的。記者詢問獲知,她們都是到貓鼻嶺村趕“姑媽會”的。
雷山:姑媽抬禮物回家
舅爺吹蘆笙迎接
根據約定,趕來的姑媽不可立即進寨,而是在寨腳下的公路上集合,然后浩浩蕩蕩前往,這樣才有氣勢,展示出這些外嫁女的“面子”。
上午10時許,記者趕到貓鼻嶺村腳下的公路上,已有二三十位姑媽在此等候了,她們中上了年紀的坐在大樹下聊天;年輕的,或相互梳妝,或彼此打打鬧鬧,因為大家都是兒時的伙伴,長大出嫁后,天各一方,此番相遇,自然要熱鬧一番。
人群中,30多歲的文慧特別引人注目,她頭戴紅花,始終面帶微笑,讓人倍感親切。文慧1996年嫁到了江蘇,因為相距甚遠,回來的機會不多。這次聽說姐妹們要回娘家大聚會,她二話沒說,放下手中的生意,乘坐飛機趕回來了。
“我是18日乘飛機回來的,回到家,感覺到家鄉變化很大,希望鄉親們日子越過越紅火。”文慧說。
上午11點,“姑媽”們到齊了,發起人之一的文敏拿出了擴音喇叭,指揮大伙按年齡大小排隊出發。姑媽們“得令”,拿好行李,緊急集合。
姑媽們根據年紀不同劃分為了五個方隊,每個方隊配備了一位“持牌官”。記者看到,走在隊伍前面的,是60歲以上的方隊,他們頭發花白,但精神抖擻,肩膀上還挑著雞鴨魚肉,不比年輕人差。
隨后的方隊,依次是50至60歲、40至50歲、30至40歲、20至30歲,整個隊伍像一條長龍,長度有兩三百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