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媽們都是能人
據了解,貓鼻嶺村總計有198戶人家,而參加本次大聚會的姑媽則達有238位。“幾乎每戶人家都有姑媽,有的人家戶甚至有四、五位。”貓鼻嶺村村支書文星說。
這些姑媽中,年紀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年僅20歲,從輩分上論,是五代同堂。
雷山:姑媽們跳起了舞蹈
雷山:姑媽們跳起了舞蹈
“今年,是我們寨子13年一次的招龍節,只有這個時候,姑媽們才這樣大規模回娘家聚會,可以說,姑媽們是13年才這么整齊地見一次面。”本次活動的發起人之一文敏說,為了辦好這次活動,姑媽們在半個月以前已開始謀劃。
村支書文星告訴記者,從貓鼻嶺走出去的姑媽,絕大多數都是能人,她們有的在機關單位上班、有的做生意、有的在外地打工。
“不管是做什么的,她們都很勤奮,而且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做刺繡。”文星說,有的姑媽還通過做刺繡,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文新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3歲時,文新芝就跟隨母親學刺繡,18歲那年,她已能獨擋一面。出嫁后,他和丈夫一道,在凱里建了一家刺繡工藝廠。“目前,我們的產品除了本地自銷,還銷往貴陽、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文新芝說。
吃水不忘挖驚人,姑媽們外嫁他鄉,但時時關心家鄉的發展。文新芝擔心祖傳的刺繡工藝失傳,常回家傳授技藝。外嫁到福建的文央新的丈夫是老板,這夫妻二人經常捐款捐物,支持家鄉建設。(張希才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