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北京工作、居住的公民張鵬飛來到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起訴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申請撤銷安監局向8家單位審批、頒發經營批發許可證的具體行政行為,希望以此引發社會關注、減輕空氣污染。但法院以“原告主體不適格”為由拒絕受理。
煙花生產企業表示,讓煙花爆竹背負環境污染的所有罪名過于牽強。希望政府幫扶企業改進環保產品,傳承文化又降低污染。
起因
張鵬飛昨天接受采訪時表示,因近年來霧霾天氣頻發,他和朋友們的健康都受到明顯影響。他從網上查閱得知,霧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組成,而煙花爆竹點燃時會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氣體及金屬氧化物,產生霧霾中的部分粉塵。
“這些粉塵很容易被吸入人體,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傷害更大。”張鵬飛說。
上周網上熱議“恢復禁放,還京城藍天”后,張鵬飛對去年春節期間本市因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空氣污染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去年春節期間北京空氣質量5天不達標,其中初一、初五、十五3天受集中燃放煙花爆竹影響,污染嚴重。
行動
張鵬飛了解到,市安監局于去年12月11日發布的《市煙花爆竹經營企業安全標準化達標企業(第一批)》中,共有來自房山、平谷、懷柔的8家公司獲批“經營煙花”,證書有效期到2015年12月。
張鵬飛稱,此8家公司獲得的是煙花爆竹經營批發許可證。“如果批發許可證能撤銷了的話,將很大程度上打擊煙花爆竹的經營銷售鏈條”,張鵬飛認為,市安監局的這種具體行政行為,會導致大氣環境的污染,嚴重侵犯原告的人身權。因此,他向西城區人民法院遞交起訴書,申請撤銷被告向煙花爆竹批發單位審批和頒發《煙花爆竹經營(批發)許可證》的具體行政行為。
張鵬飛表示,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大氣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大氣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按照《行政訴訟法》規定,公民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的,可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
計劃
記者獲悉,對于此次訴訟,西城法院以原告主體不適格為由拒絕受理。
“原告主體不適格,就是說被告行為沒有對原告產生直接的影響,但所有人都知道,空氣污染日益嚴重,每個人呼吸著PM2.5濃度嚴重超標的空氣,對身體的損傷是不言而喻的,而燃放煙花爆竹只能加劇空氣污染,加劇對人體的損傷,怎么能說沒有關系呢?”張鵬飛坦言,自己的這次訴訟為時已晚,“畢竟批準已經下發公示了,路邊的煙花爆竹零售店也已經支起攤了,要求撤銷其許可證的話有點困難,但不是完全做不到”。
張鵬飛表示,明年將繼續呼吁“春節零污染”,一方面,通過網絡等途徑引發社會關注,倡導公眾從自身做起,為提高空氣質量盡一份力,禁放煙花爆竹;另一方面,將提前行動,對市安監局提起訴訟,申請撤銷已頒發的有效期三年的煙花爆竹經營許可證。
■網友觀點
支持
@高溪資產-王。嘿澇扇∠ㄅ阡N售,能拉動多少GDP?還污染環境。
@繽紛的書簽:支持禁放,污染這么嚴重,主管部門為什么熟視無睹?
@大珠與小珠落玉盤:明明空氣已經糟糕透頂了,還允許放爆竹,不是政府部門不明白,而是背后利益群體的阻撓。
反對
@沈勇平:說實話,裁減30%的公車比這個更為緊迫,更為重要。
@五言六句:一年就這么一回,不放就沒啥意思了,尤其在春節這個節日里。
@啊唐唐唐唐:有能耐去控制路上跑的名牌車啊,控煙花爆竹干嗎?煙花能污染多久!
■對話·張鵬飛
應權衡取舍
傳統文化與健康權
京華時報:你在北京居住多久了?何時開始關注燃放煙花與空氣污染的關系問題?
張鵬飛:我老家在河北,但大學是在北京上的,在京工作也有兩年時間了,感覺近幾年空氣質量明顯變差。我原來身體很好,但這些年卻得了咽炎,空氣污染嚴重時,嗓子就更不舒服。上周,網友們的討論引發了我的關注,如果燃放的話,大家都知道結果,只會加劇污染。
京華時報:但也有人認為,不放爆竹就沒有年味了,你怎么看?
張鵬飛:這是一個傳統文化與健康權的取舍問題,應該在兩者間有個權衡,放爆竹只是得到一時的快樂,但對本已糟糕的大氣環境是“添磚加瓦”,到頭來,損害的還是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京華時報:你支持禁放?
張鵬飛:是的,我覺得目前的限放政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但是燃放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一些,比如放電子煙花。
京華時報:除申請撤銷煙花爆竹銷售許可證外,有無其他計劃促成“零污染燃放”?
張鵬飛:今年很倉促,距離春節已經很近了,主要是想通過這個個案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初步形成支持禁放的氛圍,畢竟禁放與限放政策的制定不是市安監局一個部門敲定的。接下來,我會通過向環保部門、市政府致公開信的方式,發動更多志愿者加入到呼吁禁放的行動中來,以期最終能對目前的燃放政策進行調整,這當中,市政府是有決定權的部門,我將和熱愛公益事業的同伴一起,在這條路上努力,前進。
■煙花企業
希望政府幫扶做環保改造
就燃放煙花爆竹帶來污染的議題,產銷大戶熊貓煙花的相關負責人認為,放爆竹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習俗,且目前僅限于過年期間燃放,將對環境污染的所有罪名冠在燃放煙花上,過于牽強。他認為,環保應從每個人做起,從生活、出行等方方面面做起。
這位負責人表示,企業也有環保的自覺,比如今年生產的煙花中,有的已使用竹皮材料的爆竹紙,能減少燃放產生的爆竹紙屑,即便不能完全清掃也可完全降解。但生產環保型產品成本較高,若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銷量將受到影響。
該負責人表示,他們希望政府能出臺關于原材料、生產工藝的等級標準,同時在產業的環保問題上給予幫扶,既讓傳統文化得以保留,又讓污染問題得以減少。
■專家建議
春節放煙花應看“天”說話
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認為,在煙花的問題上確實要控制它的污染,但完全禁放并不是很好的選擇。首先燃放煙花是一個傳統的、帶有一定文化色彩的活動,因此禁放執行起來很困難,并且煙花的燃放實際上已經被限制在一個比較短的時段里,這樣它所造成的影響在一年中實際上是有限的。
馬軍說,在天氣擴散條件有利的情況下,怎么燃放,污染物都不會累積到很高的濃度,但如果擴散條件不利,就應該減少燃放或者不放。
■數說
據市煙花辦消息,近3年來,受限放政策影響加之市民環保意識提高,煙花銷量逐年遞減。其中,2010年全市銷量70萬箱,2011年銷量61萬箱,2012年銷量54萬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