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煜 張琦鮮 吳忠亮
矮敦結實,嘴角上揚,何時何地似乎總是面帶笑容,這個34歲的電力工人與貴州月亮山結下了深厚的情緣。
月亮山,海拔1490米,山間農戶三三兩兩、星星點點地散灑在偌大的山脈之間,山中梯田交錯,終年云霧繚繞,置身其間,仿若步入世外桃源。但是,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也導致了山中人家貧困落后,月亮山與現代文明唯一有聯系的,就是電和電視,部分村寨直到2009年才告別松燈照亮的日子。
月亮山:霧鎖苗寨(黃秀福 攝)
八蒙、擺喬、上下午、姑細、姑奪、姑皆……這些聽起來拗口的少數民族村寨,貴州電網榕江供電局興華供電所搶修班班長王炳益每個月都要去兩次,他所走的是興華供電所最艱苦的抄表巡線路,王炳益已經來來回回地走了13年。
王炳益艱難抄表路
來回一趟要走100多公里,13個春秋過去了,加上平時搶修、巡線所走的路程,王炳益已經來來回回地在莽莽叢林的月亮山上走了6萬多公里,相當于5個紅軍長征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