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靈魂純凈的堅守
○姚 瑤
月亮山,一個純粹的詞語,在流水和白云高處,遠離現代和紅塵的囂噪。高渺朗潔的藍天下,黑壓壓莽蒼蒼的群山,遼闊地向遙遠奔去。
靈魂的偉大,不在乎爬得高看得遠,在乎的是純凈的堅守。
王炳益,不是高大全的人物,他只是千萬電力工人中平凡如初的其中一員,他沒有豪言壯語,更多的是默默無聞。
他是一個靈魂純凈的堅守者。
貴州榕江、從江、荔波、三都四縣所轄的月亮山,海拔1490米,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導致了山中人家貧困落后,2009年底才實現整個月亮山腹地戶戶通電。通電后,這里正發生著變化,為保證月亮山的光明,王炳益在莽莽的原始森林里抄表、搶修線路行走了13年,用腳步丈量了5個長征路。
這是純凈的時間跨度,這是抬升的生命堅守。
為什么要吃這份苦?為什么要受這份罪?
王炳益用了六個字回答:這是我的責任!在他的心里,月亮山的光明,是他一份牽掛;月亮山的老百姓,是他一份牽掛。
當每一個員工將責任融入個人工作崗位、與日常工作結合之后,企業與社會的種種善意,必將經由橋梁而溝通,而不是隔岸相望。
美國總統威爾遜曾說過,“責任感與機遇成正比”。當我們在努力“成人”的時候,實際上就在鋪就前行的道路。王炳益的這條道路,一走走了13年,一走走了5個長征,在未來的日子里,還要更長更遠。
責任就像一座橋梁,在這座橋梁上,我們看到了專注,我們看到了擔當;在這座橋梁上,社會看得見我們的用心、努力,而這種努力又得到社會的關注、喝彩。
13年,人生有多少個13年?自從他走上了這條“辛苦我一人,點亮千萬家”的路,他沒有退縮,沒有喊一聲苦。我想,用華麗的辭藻和偉大的字眼都不能去表達。
孤獨嗎?
他搖頭!但我知道,他是孤獨的,一個人行走在大山,只能自言自語。他曾邂逅一頭兇悍的熊,也許他們應該成為好朋友。
幸福嗎?
“幸福!”他甜蜜地回答,沒有像央視那樣調侃。
——大山深處的燈火燦若星點,他欣慰。13年,值了!
——大山深處的父老把他當成親人,他幸福。13年,值了!
其實,我還想提問一些問題,然而還有必要嗎?
信念如莽莽大山,在乎的是純凈的堅守。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