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門庭,山明水秀。
希望的田野上,報春花迎風開放。
沿著新思大道,向西南行進16公里,生態田園風光猶如錦繡畫卷徐徐展開。
連綿起伏的群山,郁郁蔥蔥的森林;龍江河如蜿蜒長龍穿行在崇山峻嶺間;沿江兩岸成熟的雜稻如同耀眼的金帶,點綴其間的特色新村與古老的侗寨民居交相輝映,靜謐安詳……
這里,就是遠近聞名的岑鞏縣周坪雜稻制種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區。
科學規劃,打造一流農業園區典范
岑鞏縣古名思州,是貴州政治、經濟、文化的先發地之一,史家有“先有思州,后有貴州”之說,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岑鞏是東西部連接樞紐,滬昆鐵路、滬昆高速、320國道穿境而過。203省道(岑石公路)穿過園區。
岑鞏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在1486.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23萬人民創造了雄厚的農業產業基礎,建成了國家級雜稻制種基地縣、貴州省生豬生產基地縣和優質大米基地縣,盛產大米、茶葉、豬、羊及水果等優質特色農產品。
在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和下發國發2號文件機遇中,岑鞏縣牢牢把握“兩加一推”主基調,大力實施“工業強縣、城鎮化帶動和農業產業化”三大戰略,著力發展“八大工業體系”、“八大農業支柱產業”和“一城三帶”城鎮體系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大手筆建起了岑鞏省級經濟開發區、國家級雜稻制種基地和城北新區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
2012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7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億,糧食總產量58917噸,農民人均純收入4629元,全年財政收入1.35億元。一產、二產、三產結構獲得進一步改善。
2013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圍繞“四化同步”,大力推進“5個100工程”重點發展平臺建設,要求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培植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打造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