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沒感覺?又拖后腿了!”在本事一家律所工作的張律師說,已經記不清上一次22時睡覺是什么時候了。從律所下班,一般到家里總要20時左右,吃飯、洗漱、看看電視、上網刷刷微博,一眨眼就24時了。
那么,中年人會不會睡得早一些?“有孩子,怎會睡得早?”家長樂女士告訴記者,每天晚上“陪兩個孩子做完功課,幫他們洗洗弄弄。孩子睡覺了,我才能睡覺”,一圈下來,怎么也得22時半以后了。多數人覺得,這個數據和實際的感受存在偏差。
不過,上海市中醫醫院中醫睡眠疾病研究所副所長張雯靜指出,20多年來她所供職的醫院堅持開展有關睡眠的流行病學調查。從已有的研究結果來看,全市大多數中老年人的就寢時間在22時左右。
據了解,“中國睡眠指數報告”由中國醫師協會等機構推出,包括“睡眠現狀”、“睡眠管理”及“睡眠環境”等評估指標。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秦小明介紹,調查結果可總結為“南方比北方睡得好,西部比中東部睡得好,農村比城市睡得好,男性比女性睡得好,未婚比已婚睡得好,低學歷比高學歷睡得好”。
具體到“就寢時間”一項上,在受訪的20個城市中,19個平均在22時后入睡;廣州人夜生活最豐富,23時08分入睡,排名最后;齊齊哈爾是唯一22時前入睡的城市。(夏斌 毛錦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