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市公司業績“原地踏步” 預計今年增長12%
數據顯示,A股2469家上市公司在2012年合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2萬億元,同比出現零增長,這也是繼2008年負增長后的同比最低增速。數據還顯示,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在2012年可獲得8.42億元的凈利潤,這一數據比2011年的8.35億元僅微漲了0.8%。就滬市來看,954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10家公司出現虧損,占比為11.53%,高于2011年的虧損公司比例8.32%。
對此唐永剛認為,上市公司這一業績算是在正常范圍,是大背景決定的。一個是,2012年宏觀經濟進行結構調整的情況下,整個經濟增速已經在8%以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因素是上市公司整個結構的問題。周期類的上市公司相對比較多,石油石化、交通運輸、遠洋運輸、煤炭,工程機械這類公司占比比較大,權重很大導致整體A股上市公司收入結構和利潤結構失重。
唐永剛預計,2013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情況將會出現一個正向增長,增長幅度可能會達到兩位數,但是不會很高,預計在11%-12%這樣一個幅度。目前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已經結束了之前2012年原地踏步的情況,預測2013年第一季度業績增長整體幅度在13%左右。
銀行仍是利潤貢獻主力軍 其他行業利潤被瓜分
A股上市公司去年的整體營業收入增速以及凈利潤增速雙雙創出2008年以來的最低值。2012年整體業績表現最佳的行業當數公用事業板塊,食品飲料、餐飲旅游凈利潤整體增幅分居二、三位,此外,房地產、金融、信息服務、醫藥生物等行業也都保持著不同幅度的增長。
金融板塊依舊是A股上市公司利潤貢獻主力軍。銀行、保險、券商在內52家公司去年凈利潤總和高達1.09萬億元,僅16家上市銀行的總凈利潤就達到1.03萬億元,占2012年上市公司利潤總額1.95萬億元的53%。而剔除上述金融類個股后,A股上市公司的利潤規模僅為0.86萬億元,較2011年0.94萬億元的利潤規模反而下降了8.5%。
唐永剛表示,這種結構分化一直存在,即整個A股市場上市公司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把眼光放到宏觀經濟層面來說,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領域有很多壟斷的業務,這些業務的渠道導致銀行的利潤持續增長,大概是連續十年持續性大幅的增長,這種情況也包括A股市場不斷的向銀行儲蓄,但是其他行業比較倒霉了,相當于許多利潤被銀行瓜分掉了,或者其他行業的金融成本就會很高,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會出現這種格局。”
鋼鐵業業績墊底巨虧65億
說“最糟糕時期已過去”是自我安慰
年報顯示,2012年業績下滑最嚴重的當數鋼鐵板塊,去年該板塊巨虧65.38億元,整體凈利潤同比暴降144%,在23個行業板塊中墊底。業內都稱“鋼鐵業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但就一季報來看數據也就不樂觀,5家巨虧鋼企中只有ST鞍鋼和山東鋼鐵一季度實現扭虧。
對此唐永剛表示,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這是屬于自我安慰的話,或者安慰投資者的話。現實的情況,要看經營的收入、利潤、毛利率、凈利潤值不值得投資,作為股東來說,產生的凈資產收益率是多少,比其他要差很多的情況下,為什么把資本放在鋼鐵板塊?有兩個問題:一個看市場需求怎么樣?毛利率能不能上升?第二,看鋼鐵股凈資產收益率能不能上升,甚至覺得跟銀行的存款利率差不太多,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為什么要把資源浪費在這里。
另類“分紅”愈演愈烈 發黑芝麻乳等實物是產品宣傳
今年一些另類分紅愈演愈烈,南方食品分紅"黑芝麻乳"、量子高科分紅龜苓膏、還有生活用品等。
對此,唐永剛表示,這個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應該算作分紅。如果分紅他要交稅,不管是現金紅利,還是實物紅利,必須交稅,如果不交稅就不算紅利,有的公司為了回避這個東西,用實物對股東的一種產品宣傳。類似這樣的模式,也很正常,只要從財務角度看,不要觸及到紅利稅就沒有問題,比如說給你分個房子,分個車,不違法國家限購政策就行。
A股年內表現全球最差 分析稱短期已跌無可跌
蛇年以來,A股反復上演下臺階、震蕩、再下臺階、再震蕩的格局。截止4月收官,滬指年內滬指跌逾4%,再成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現最差市場,遠遜同期大升33%的日股及升12%的美股。
唐永剛表示,短期來看大盤已經見底,跌無空間了,馬上要有一個大幅度的反彈。從一個層面分析,2013年上市公司業績一定比2012年要好,整體或將增長10%以上,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銀行會讓利,銀行已經出現拐頭了,還有一些高增長的行業,比如說國家的新興產業,還有一些消費行業,這些行業的公司處于高增長,還會繼續上漲,整體上雖然不會有太大的漲幅,但是應該會不錯的,2013年會是慢慢振蕩往上走的過程,雖然重心上行比較緩慢,不是說熊市過了就是牛市,第二季度情況可能要回升。
外資投行抱團唱空 不要被聲名顯赫的機構忽悠
節前外資投行和空頭大鱷抱團唱空中國,令A股市場再次受壓。惠譽宣布把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降至A+,這也是自1999年以來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第一次被一家大型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不僅如此,國際資金跟蹤監測機構美國全球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統計顯示,從2012年下半年保持強勁流入的海外資金開始出現回流現象。國際投資人從各類離岸中國股票基金撤資,中國股票基金連續8周失血,截至4月17日,海外基金經理從中國股票基金撤資31億美元。
對此,唐永剛表示對投資者來說,不管是外資機構也好,還是中資結構也好,都不要去迷信,只需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可以了,股市就是這個特點,先不考慮融資這樣的情況。大部分賺錢都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當股價下跌,不管中資機構還是外資機構,哪家公司業績好,誰的成長性好,買它一段時間你肯定是贏家。
他還表示,這幾年其實很多股市漲了數十倍,其實不管是誰也好,投資者不要聽他們的,漲多的時候總是要調整一下,這個時候注意一下大盤的風險,各股還是看成長,跟漲幅沒什么關系。如果成長還是很好,就可以去投資;如果不是,比如像白酒這樣的增長邏輯破壞掉了,不管什么價格,就要出去,這是非常簡單的。但是一定是行之有效的,不要被聲名顯赫的這個外資機構或者中資機構忽悠。(陳鴻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