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多位網友發微博稱,湖北省博物館內的曾侯乙編鐘展室玻璃出現爆裂,原因不明。對此,博物館方面回應稱,初步判斷玻璃系因年久老化出現爆裂,基本排除人為可能。目前,館方已經關閉該展館進行修復,何時復展待定。
昨天上午11點03分,網友“臺城客卿”發布微博,稱湖北省博物館內的編鐘展室發生玻璃爆裂,并配發了相關圖片。隨后,又有多名網友發布了相同內容的微博。這些微博在網上發出后,迅速引發眾人熱議。
一名發博網友余先生告訴記者:昨天中午,他和朋友正在曾侯乙編鐘的展館內參觀,突然聽見一聲巨響,在人群的騷動中,余先生發現展室的玻璃幕墻上出現了大面積裂紋,“一整片玻璃都變花了。”
余先生稱,事發之后,多位保安人員迅速進入展廳,要求觀眾們有序離開。面對不少游客的詢問,保安人員并未向眾人解釋玻璃爆裂的原因。有游客懷疑:“不會是有人故意搞的破壞吧?”
據了解,出現爆裂的是曾侯乙編鐘展室外層玻璃中的一塊。記者在網友微博中看到,爆裂的玻璃面積高近3米,寬1米有余。雖然沒有整體垮塌,但玻璃表面已經布滿了蛛網狀的裂痕,底部有些許斷裂。
昨天中午,記者趕到湖北省博物館時,博物館內的曾侯乙編鐘展館已經被關閉,記者要求進入展館被拒絕。但多位保安人員和離場游客均向記者證實了確有此事。
據館內的保安人員介紹,事情發生后,博物館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要求曾侯乙編鐘展館內的觀眾有序離開,并停止發放編鐘館的入場券。在組織游客離開后,工作人員對展館進行關閉維護。
關于玻璃爆裂的具體原因,多位保安人員均表示“并不清楚,要問領導”,對記者關于“是否人為”的詢問也沒有正面回答。一名保安稱:“事發后,數名公安民警進入封閉的曾侯乙編鐘展廳進行調查,可能需要警方介入調查才能出結果。”
昨天下午,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示,網友所述情況基本屬實,事故沒有造成游客傷亡和文物損壞。
關于玻璃爆裂的原因,工作人員稱,目前已初步排除人為破壞的可能,應該是由于玻璃年代過于久遠出現老化造成的,屬于正常現象。目前,該展館已經封閉進行更換維護,等到修復完成后即可恢復展出。
【網友熱議】
@大大大穎ine:今天到省博,看曾侯乙編鐘,結果聽到一聲巨響,編鐘外一大塊玻璃全碎了,現在正在清場。
@小J在思考_佑:參觀湖北省博物館,貌似曾侯乙編鐘外玻璃破損,安保人員火速清場。編鐘你要保重呀。
@Ivy-哀美香:平時都不用維護的么?非要等到自己爆了才換玻璃嗎?
@韓玉曄:是自然爆裂還是人為破壞?不會是故宮事件的重演吧?
【新聞鏈接一】
2013年5月4日上午11點10分,故宮西路開放區的翊坤宮,一游客徒手擊碎正殿原狀展室一窗戶玻璃,致臨窗陳設的一座文物鐘表跌落受損。
北京警方5日凌晨發布消息稱,在故宮損毀文物的22歲湖北人汪某因涉嫌故意損毀文物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新聞鏈接二】
2000年2月6日,在湖北省博物館展出的九鼎八簋展柜壁龕頂部中段出現垮塌,墜下一塊重達50多公斤的玻璃,砸中龕內的5件文物,其中兩只青銅鼎和兩只青銅簋受損。九鼎八簋是與曾侯乙編鐘同時出土,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湖北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鑒定認為,九鼎八簋展柜壁龕頂部玻璃垮塌的原因是布展施工中頂部剛度不足,變形過大所致,裝飾施工單位應對此承擔主要責任。法庭判決恒暉公司除賠償文物損失100萬元外,還須向湖北省博物館償付后期裝飾工程整改費33萬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