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做生意的周通過朋友認識了六旬男子劉某。別看劉某衣著樸素,名頭卻不小,竟是“清朝民族資產第三代繼承人”,還是“清朝皇室的后裔”。周本不相信,可眼見劉某拿出了不少“證據”,便對其身份不再懷疑。
4960億元的美國花旗銀行存單、清朝天子詔書……劉某告訴周,這些只是一小部分,當年清朝皇室留下的巨款都被凍結了,如今按照政策,這筆“民族資產”已經可以解凍了,只是需要一筆啟動資金。可惜,他沒有這么多錢,所以要找人資助。劉某面帶憧憬地說著,“一旦這筆錢得以解凍,那可是你一輩子都沒見過的巨款。”
周聽后心動不已,當下決定幫助劉某。此后的4年間,他陸陸續續給了劉某100余萬元,可直到案發,還沒見到任何回報。警方將劉某抓獲,并在其家中查獲大量仿制的銀行存單、詔書、古董等。清理繳獲的物品時,民警感到哭笑不得,因為劉某的伎倆實在太過拙劣。民警舉例說,在劉某家中搜繳的仿制存單有厚厚一摞,全部都是美國花旗銀行的,存款金額也全都是4960億元。只是,美國花旗銀行的存單,為什么竟然全是中文呢?更讓人發笑的是,讓他人對劉某身份深信不疑的“證據”之一清朝皇帝的詔書,其實漏洞百出,因為在詔書上竟然出現了簡體中文。不僅如此,民警還在劉某家中搜到了6個圓明園獸首,只要稍有常識,便知這些都是假的。
劉某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3年,并處罰金20萬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