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13年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中報顯示,曾經寄生于“三公”消費而風光無限的白酒、餐飲、酒店、旅游類個股業績出現集體下滑。自中央八項規定發布后,半年多來,廉政風勁吹,“三公”經費的大幅壓縮使寄生其上的相關行業遭受重創。
從近期A股市場陸續披露的半年報來看,高端白酒、酒店、旅游、餐飲等涉“三公”消費類的上市公司業績呈現集體下滑態勢。
白酒板塊方面,皇臺酒業5日晚公布的2013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7.44%,凈利潤虧損58.75萬元;而去年同期盈利687.67萬元。沱牌舍得和酒鬼酒亦分別發布了業績預減公告,預計其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均在80%以上。
酒店旅游板塊方面,峨眉山A發布的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42.68%,新都酒店凈利潤為-292.44萬元,同比下降57.03%;張家界預告凈利潤將同比下滑53%-69%,西安旅游預計凈利潤為-700萬元至-500萬元,同比下降114.21%-119.89%。
高端餐飲方面,全聚德預計上半年凈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10%至40%;湘鄂情的預計虧損額更是直逼前兩年凈利潤總和。
多家券商認為,中央嚴格限制“三公”消費,相關上市公司的高端業務銳減是令其業績慘不忍睹的主因。 貴州茅臺董事長袁仁國曾在股東大會上坦承,限制“三公消費”確實對公司產生一定影響。
戴上“八項規定”的緊箍咒,以前靠“三公”消費為利潤支撐的行業及公司,再也無法依賴政府資源過日子了。不少企業已開始把產品定位轉向平民化的大眾市場。
目前,茅臺旗下中檔產品漢醬酒和仁酒的終端售價,已經從799元和658元,分別下滑到399元和299元;甚至連一些高端產品也開始降價,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去年售價約1760元的53度飛天茅臺現零售價1159元。
湘鄂情董事長孟凱曾表示,湘鄂情正加速轉型,將全部停售超過200元/位的菜品及超過300元/斤的海鮮;同時取消加收服務費,允許客人自帶酒水,店內酒水價格與平價超市一樣。
業內人士指出,涉“三公”消費類企業主動“放低身段”,短期對業績有沖擊,但長期來看對其發展卻是有利的。 新華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