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鐵集團介紹,16日晚以來,受持續強暴雨影響,粵北鐵路沿線多處反復出現泥土流,造成京廣鐵路南段線路間歇性中斷。為確保行車安全,廣州火車站所有列車被迫停運,8萬余名旅客出行將受影響。
針對列車停運,廣鐵集團迅速啟用春運模式,全面啟動應急預案。為緩解旅客退票壓力,廣鐵集團緊急抽調100余名工作人員支援,廣州站售票廳開放45個退票窗口,進站口改為退票口,行包房安裝設備組織退票,目前退票窗口達68個,全力加快退票速度。同時,實施全省通退,廣東省內各車站(包括東莞、深圳、佛山等地)均可以通退廣州站開出列車的車票。鐵路部門還適當延長退票時間,退票有效期限由原來的2天改為5天內有效。
為加快旅客疏導,鐵路部門已將廣州站發往深圳的動車暫時改為廣州東站始發;同時在廣州南站加開北上重聯大編組高鐵動車組,快速疏散旅客。
廣鐵集團提醒廣大旅客,鑒于預售期內北上車票已全部售完,當前又面臨運輸秩序調整,今明兩天,廣東地區不再發售北上車票,請廣大旅客不要盲目到廣州站購取車票,退票的旅客可在票面日期5天內到省內任一車站進行退票。
受廣州火車站列車停運影響,不少退票旅客選擇改乘京廣高鐵或飛機出行,導致高鐵和飛機出行乘客大量增加,相關線路車票緊俏。據廣鐵集團透露,鐵路部門18日已在廣州南站與郴州西站、衡陽東站、長沙南站和武漢站之間增開了5對高鐵動車組,但仍只是“杯水車薪”,無法完全滿足旅客出行需要。廣州南站18日往北京方向的動車車票全部售完。
在廣州火車站,雖然鐵路部門已通過廣播、電子顯示牌以及媒體渠道提示全部列車停運,并建議旅客退票或更改交通出行方式,但仍有大量旅客在廣場外滯留等待消息。
旅客“曲線出行”
深圳特區報訊 受強臺風“尤特”帶來的持續強降雨影響,18日晚廣州火車站部分列車仍停運,廣東公路運輸部門調度應急運力,緊急疏運廣州火車站前往廣東省內各地的旅客,至18日16時,疏運旅客近4000人次。此外,廣州火車站停運,不少旅客“曲線出行”,轉乘大巴等其他交通工具。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介紹,接到廣鐵集團相關信息通報后,其立即啟動《廣東省道路運輸保障應急預案》,至18日16時,共發出90個省內班次,緩解了廣州火車站旅客滯留壓力。
白云機場方面則表示,由于廣州站列車停運,空港快線1號線(火車站至機場)客流量猛增,白云機場從17日晚起已加派超過5臺大巴,投入運力,由原來的10分鐘一班,改為“滾動發車、客滿即走”。17日空港快線1號線從火車站往機場運送旅客1790人次,比平時增加70%左右。
白云機場大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京廣線停運,到白云機場的客流中,除部分改變交通方式乘飛機外,也有個別客流轉戰周邊城市“曲線出行”或短暫停留,帶動機場大巴“珠海”、“深圳”、“佛山”線客流增多。 (宗欣)
惠東高潭成“孤島”
救援人員徒步抵達展開救援
深圳特區報訊 臺風“尤特”帶來的強降雨18日繼續在廣東惠州肆虐,該市4個縣、區33個鎮(辦)已有近12萬人受災,日降雨量達到1100毫米的惠東縣高潭鎮成“孤島”,與外界道路交通完全中斷,供水、供電癱瘓,通訊不暢,1人失蹤。
支援惠東抗災搶險的武警消防官兵,經過數小時的翻山越嶺徒步前進,已于18日中午11時左右抵達高潭鎮展開救災工作,目前正努力打通海豐通往高潭的道路。
記者18日上午在惠東三防辦了解到,截至目前,受災嚴重的有高潭鎮、白盆珠鎮、寶口鎮。惠東356線、高潭鎮紫海線、高潭至海豐線塌方嚴重,已沖毀兩座橋梁,造成交通癱瘓,高潭鎮與外界道路交通完全中斷,供水、供電癱瘓,通訊不暢。 (宗欣)
粵逾400萬人受災 死亡20人
失蹤7人緊急轉移安置51.3萬人,民政部啟動Ⅳ級應急響應
深圳特區報廣州8月18日電(記者 嚴俊偉)據有關單位報告,受強臺風“尤特”及其殘留云系影響,廣東全省大部分地區遭受暴雨洪澇、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影響,共造成全省18個市416萬人受災,因災死亡20人,失蹤7人,緊急轉移安置51.3萬人,直接經濟損失49億元。
截至18日上午11時,廣東全省新增受災人口72.17萬人,新增因災死亡7人(河源市1人、梅州市1人、肇慶市1人、清遠市3人、揭陽市1人),新增失蹤3人(韶關市2人、河源市1人),新增緊急轉移安置6.64萬人(危險區域人員均得到及時轉移),新增倒塌房屋1548間,新增農作物受災面積5.22萬公頃,新增直接經濟損失7.86億元。另外,北江、連江、韓江中上游等山區航道因江水超警戒水位已全線停航。國家民政部針對廣東省災情啟動了Ⅳ級應急響應,并派出工作組趕赴廣東指導救災工作。
乳源發生特大山體滑坡
18日凌晨3時許,因遭暴雨連續襲擊,乳源瑤族自治縣必背鎮必背口村發生特大山體滑坡災害:一棟棟吊腳樓、一排排紅磚房以及豬舍倒塌、傾斜、被泥掩埋。必背瑤寨是“世界過山瑤之鄉”,四方環山的必背口村,因暴雨影響周圍有10多處不同程度發生山體滑坡災情。情況特別嚴重的是必背口村房屋后邊和必背鎮云龍醫院一帶,山體滑坡直接導致房屋倒塌,云龍醫院旁邊的山體滑坡長度在1000米以上,滑坡高度約10米至50米,滑坡的大量泥土壓在公路中間,把路封死。進入該村的兩條公路,發生塌方、泥石流的地段有十五六處,交通全部中斷;到必背口村搶險救災的最近距離要步行約2公里,該村及鎮政府與外界隔絕,成為“孤島”。災情發生后,當地政府全力以赴搶險救災。交通部門調來推土機、挖土機、鏟車等大型機械設備,快速清理塌方泥石;電力、通訊、供水等部門,組織搶修隊伍,快速開展救災;民政部門也及時發放救災物資,保障受災村民的生活。
陽江停電居民恢復供電
經過近3000人的日夜奮戰,受強臺風“尤特”影響停電的陽江市396794個用戶用電已恢復供電。“尤特”正面襲擊陽江造成陽江電網嚴重受損,共有206條線路跳閘,傾斜倒桿(塔)3950根,損毀變壓器169臺,損毀線路509千米;4734個臺區和396794個用戶用電受到影響。共損失負荷11.34萬千瓦,電量96.23萬千瓦時。在廣東電網公司的統一部署下,陽江供電局按照72小時完成搶險任務的要求,上下同欲,多方聯動,先后投入26支隊伍、2931人、365臺搶修車輛、10臺發電車、67臺發電機等投入搶修復電工作。
24小時降雨超550毫米
汕頭潮陽降雨創54年來最大值
深圳特區報汕頭8月18日電(記者 吳緒山 通訊員 鄭永檳 李鎮興)記者今天從汕頭市三防指揮部了解到,由于受強降雨的持續影響,連日來,汕頭市各地出現中到大雨、局部地區暴雨,并造成大面積受浸,潮陽區、潮南區兩地受災尤為嚴重。
據汕頭市氣象臺統計,17日上午8時到18日上午8時,汕頭市大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降水,全市平均雨量177.0毫米,49站中有27個站雨量超過100毫米、17個站雨量超過250毫米。降水中心主要位于潮陽區、潮南區,其中潮陽錄得最大降水552.1毫米,為1959年有連續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大值。截至18日下午的初步統計,潮南全區受災人口70.5萬人,轉移受災人口6.6萬人,造成全區直接經濟損失3.31億元。
臺風“尤特”余威未退 熱帶風暴“潭美”生成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 林暉)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18日發布通知,要求繼續防范第11號臺風“尤特”帶來的降雨對廣東、廣西、湖南、貴州、江西等省區造成的不利影響,密切監視第12號熱帶風暴和第13號熱帶低壓動向。
據了解,今年第12號熱帶風暴“潭美”于18日11時生成,中心位于臺灣省臺北市東南方約775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風力8級(18米/秒),氣壓995百帕。預計,“潭美”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東方向移動,明日夜間開始轉向偏西方向移動,爾后逐漸向臺灣東北部海面靠近,強度逐漸加強。
今年第13號熱帶低壓17日8時在東海東部海面生成,18日8時,其中心位于浙江省溫嶺市偏東方向375公里的東海東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1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1000百帕。預計,該低壓將以每小時14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逐漸向浙江沿海靠近,強度維持或略有加強,可能于18日夜間至19日上午在浙江中南部沿海登陸。
國家防總要求受影響地區細化落實各項防汛防臺風責任制,及時組織出海船只回港避風、危險區人員轉移避險,按照應急預案強化各項防御措施,防止旱澇急轉,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通知還要求,前期受旱地區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做好雨洪資源的利用。
此外,針對松花江流域近日出現的汛情,國家防總已緊急調撥價值4100萬元的防汛物資支援黑龍江、內蒙古和吉林三省(區)抗洪搶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