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多名四川農民工遠赴內蒙古包頭打工,工程收尾開發商突然“失蹤”,被欠薪3000多萬元。
在四川司法廳法律援助中心的幫助下,當地政府同意墊資支付農民工四成工資。
下一步,當地政府和相關法律援助部門將把如何保全資產等方面作為重點工作,幫助農民工最終拿到應得報酬。
8月28日晚,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812名來自四川的農民工,陸續領到了被房地產開發商拖欠的1045萬元工資。這些錢,暫由昆都侖區政府墊付。
被拖欠工資的川籍農民工,一共有1200多人,總款約3000多萬元。他們干活的樓盤,叫九合米蘭春天。今年6月,由于老板“失蹤”,工程停工。
四川省司法廳法律援助中心得到消息后,跨省實施法律援助。包頭市昆都侖區政府介入后,事情出現轉機。目前,后續工作依然在積極進行中。
工程收尾老板“失蹤”
8月27日,內蒙古包頭市九合米蘭春天樓盤停工的工地上空無一人,灰色的水泥樓房和靜靜矗立的鋼鐵機械籠罩在陰云和雨霧之中,顯得格外蕭條。不遠處幾棟彩鋼搭建的工棚里,住著大約200名四川籍農民工。停工了還留在這里是為了討要被拖欠的工資。
因為停工又趕上陰雨,無所事事的工人們聚集在一起閑聊,但卻難以掩蓋各自心中的焦急和顧慮。“家里老婆娃兒等著用錢,我們都很著急。”泥瓦匠張光啟說。
2012年3月,張光啟和同鄉一起來到包頭市昆都侖區的九合米蘭春天住宅樓項目建筑工地務工,為內蒙古九合置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商品房。項目規劃建設24棟樓房,一期工程2013年底交房。
張華乾是承擔9號樓建設任務的“小包工”,他回憶,來工地上干活的大多是川籍農民工,去年3月工程開工以來,近2000人的工地熱火朝天。今年6月,張華乾負責的一棟地上27層的樓房只差1米多就要封頂,老板卻失蹤了,工程也停工了。
“當時也結算過一部分工資,但是每次結算都達不到工人所做的工程量。我的同鄉就有七八百人,大家彼此信任,我們又都分別跟勞務公司簽了合同,很正規,聽說樓盤賣得也不錯,根本想不到出這樣的事。”張華乾說。
樓盤停工后。一部分工人由于沒錢生活回了老家,一部分工人到其他工地找活干。受委托留在這里的200多名工人,則每天忙著想辦法為自己和同鄉討要工資。
由于涉及人數多,涉及金額大,四川省司法廳法律援助中心組織法律援助團隊來到包頭市,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這是我們今年處理的涉及人數最多、金額最大的案子。”四川省司法廳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王曉林告訴記者,“經過我們核實,被拖欠工資的川籍農民工就有1200多人,總金額3000多萬元。”
政府籌款墊付欠薪
今年7月,找不到老板的農民工們只好尋求當地政府的幫助。
包頭市昆都侖區政府8月28日向記者提供的書面情況介紹中提到,2013年7月,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向包頭市和昆都侖區兩級勞動保障部門反映:在“九合米蘭春天項目”建筑工地打工400多天,共拖欠四川瀘州農民工工資4000多萬元。
事情發生后,包頭市、昆都侖區兩級政府立即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經調查,九合米蘭春天項目建設方為內蒙古九合置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名稱為九合置業米蘭春天住宅樓。該項目涉及四家勞務公司,分別是包頭市永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包頭市信源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包頭市環泰勞務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川立建筑勞務開發有限公司。由于九合置業未足額支付給四家勞務公司勞務費,導致勞務公司無法按時支付工人工資。
經初步核實,該事件共涉及勞務人員1900多人,拖欠農民工工資3400多萬元。包頭市委、市政府決定,先由市、區政府共同想辦法解決該問題。為此,昆都侖區政府籌措資金2000萬元,用于墊付九合米蘭春天項目農民工部分工資。
27日,等待多日的農民工們終于迎來轉機。四川省司法廳法律援助中心4名援助律師代表川籍農民工,和包頭市勞動監察大隊、包頭市昆都侖區勞動社會保障局、包頭市昆都侖區總工會等部門多方協調,當地政府答應籌措資金先行墊付農民工40%的欠薪。
27日下午,張華乾來到包頭市昆都侖區政府,領到了自己的四成工資,共計11000多元。和他一起領錢的工人共有130多人。由于工人們簽合同時分屬不同的勞務公司,區政府將陸續以勞務公司為單位給農民工發放工資款。
截至28日晚,昆都侖區政府已為812名農民工墊付工資1045萬元。昆都侖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因勞務公司存在賬務混亂、小包工頭存在賬目不清等現象,其余955萬元正在核對工資量和工資標準,未來幾天將逐步發放。
該負責人表示,相關部門將繼續追查失蹤開發商,追討開發商拖欠的農民工工資。
復工有助討回余款
“簽字領了這40%工資,其余的錢會不會沒著落?”大多數工人向記者道出自己的顧慮。
工人們說,過去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一般是按比例結一部分錢,之后工人們就卷鋪蓋走人。這樣一來,余款就‘打了水漂’。”在九合米蘭春天工地干了一年多的張華乾很不甘心,“辛苦了這么長時間,怎么也該有個說法。”
王曉林分析認為,川籍農民工欠款有解決的空間和進一步協商的可能性。“根據目前我們掌握的證據材料,農民工與勞務公司簽訂的合同,以及勞務公司與建筑承包商簽訂的合同都是合法有效的,農民工理應拿回屬于自己的工資。”
27日,記者撥打了九合米蘭春天售樓部電話,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停止了房屋出售工作。當記者繼續詢問目前房屋售出多少、房屋何時可以復工等情況時,工作人員則回答:“這些我也不知道。”這讓人不禁為工程和工人們的未來隱隱擔憂。
“但情況還是相對樂觀的,促使問題解決的動力不僅來自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還有當地已購房的業主。”王曉林說,“工程進展到這個階段,許多房子已經賣了出去,由此判斷工程爛尾的可能性很小,只要能夠順利復工、完工,目前的矛盾都會隨之化解。”
“目前看來行政協調是非常有效的,要相信當地黨委政府會公平地處理這個事情,法律援助組對該項目復工抱有信心。”王曉林表示,下一步,四川法律援助工作組將進一步關注項目復工情況,逐步打消農民工“余款無著落”的顧慮。
王曉林表示,雖然目前由政府籌措資金墊付了部分工人工資,但歸根結底,這筆資金需要開發商來出。
首先,樓盤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大半建設工作,可以作為資產進行保全,變賣后支付農民工工資。同時,此前房屋預售取得的款項也可以作為工人工資向農民工發放。
其次,要解決好剩余的工資余款,最好實現工程復工。雖然農民工領取四成工資時簽署了領取工資的協議,但并不等于終止了之前的勞動合同。一旦樓盤項目竣工,將目前沒有出售的房屋賣出去,所得部分款項也可以當做工資余款支付給農民工。
“在此過程中,由于合同明確,欠薪金額也比較清楚,工資核算不存在問題。那么,如何推動工程順利復工就成為下一步農民工討要工資余款的關鍵。”王曉林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