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計生委流動人口司司長王謙10日說,我國流動人口多半為“八零后”。這些新生代流動人口更加注重體面就業和發展機會,逐步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
國家衛生計生委10日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3》顯示,新生代流動人口流動原因由務工經商為主向多元化轉變,其進入城市不僅僅是為了掙錢;流動方式由個體勞動力流動向家庭化遷移轉變;流動形態由“鐘擺式”流動向在城市穩定生活、穩定工作轉變,最近3年沒有更換過工作的比例超過六成。
王謙介紹,與上一代相比,新生代流動人口的外出年齡更輕,流動距離更長,流動原因更趨多元,也更青睞大城市。他們在20歲之前就已經外出的比例達到75%,在有意愿落戶城市的新生代流動人口中超過七成希望落戶大城市。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新生代流動人口已經超過流動人口半數,比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相應比增加13個百分點,總量達1.18億人。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流動人口為2.36億人。2012年全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顯示,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約為28歲,超過一半的勞動年齡流動人口出生于1980年以后。
據王謙介紹,我國新生代流動人口處于青春期、婚育期,他們特殊的保健需求和健康問題值得關注。
王謙說,新生代流動人口婚前同居、婚前懷孕、生殖健康問題比較突出;在孕產期保健、兒童健康管理、預防接種等方面,流動孕產婦和兒童是應當關注和關心的重點人群。近年來,流動育齡婦女數量和比重在不斷增加,流動育齡婦女在戶籍地以外生育的比例逐年提高,2012年已孕婦女選擇在現居住地分娩的比例已接近70%。這些都對流動人口衛生計生服務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