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風”查問題 亮劍整改樹新風
——省直機關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工作述要
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近日,貴州省直機關各部門各單位認真查擺和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作為切入點,以“忠實務實實干興省、同心同苦同步小康”為總載體,以黨章為鏡,以史為鏡,以群眾期盼為鏡,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聚焦“四風”問題,查找如文山會海、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種種表現。堅持邊查邊改、立行立改,掃“四風”之弊,立趕超之志,鼓奮進之氣,創富民之業,推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健康深入展開。
率先垂范 領導帶頭擺進去
省直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以樹立標桿、向我看齊的態度檢查自己,帶頭示范,以普通黨員身份把自己擺進去,虛心聽取下級、基層和黨員、群眾的意見。
省人口計生委黨組采取多種方式聽民情、匯民意,共收集到意見建議431條。在征求意見基礎上,召開黨組會議,對“四風”問題的具體表現“畫像”,總結出:有的習慣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會議落實文件,有的干部主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意識不強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方面的意見和建議84條。
省廣播電視電影局一把手帶頭查擺問題,要求班子成員和處級領導干部要有“脫光身子捉虱子”的信心,要有解剖“麻雀”的恒心,要有“治好病”的決心,實實在在地查擺問題。召開會議通報征求到的意見建議,梳理領導班子存在的突出問題,對自身及班子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查擺和剖析。領導同志簽署公開承諾書,承諾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帶頭密切聯系群眾,帶頭貫徹民主集中制,帶頭改進學風文風會風,帶頭提高工作效能,帶頭厲行節約,帶頭執行廉政準則,帶頭培養良好生活作風。
省人社廳班子成員和處級干部自身查擺5條以上問題,初步查找出廳黨組存在學習制度不完善,有以會代學現象;文件多,文件質量不夠高;會議多,會議效果不夠好,有文山會海現象;調查研究工作缺乏針對性、系統性;傾聽群眾呼聲和干部職工意見不夠,特別是對事業單位年輕干部的培養成長關心不夠等問題。
省發改委組織機關職工、所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4家企業代表和9個市(州)發改委的代表,采取“背靠背”形式,對黨組及其成員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評議,廣泛征求意見,接受群眾監督。
省檢察院組織處級干部述職并進行民主評議,通過對內設機構負責人上半年履職及廉潔自律情況進行述職,做到總結成績實事求是,查找問題不遮不掩,全院干部職工對述職人員進行民主測評,促進機關形成講大局、講紀律、講實干、講實績的良好風氣和導向。
分析梳理 結合實際找問題
省直各部門各單位對照踐行“三實三同”要求,重視從基層反映、群眾訴求、工作實際中查找問題。
省委政法委在指導協助湄潭縣、貞豐縣兩地處置群體性事件中認真踐行為民務實清廉的群眾路線,通過實地調查走訪、約談當地黨政領導干部、召開座談會、征求群眾意見等方式,以案授課、以案代訓,積極幫助當地對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原因進行認真剖析,統籌抓好事件處置、群眾工作、社會穩定、反思整改等各項工作。
省經信委堅持把服務基層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切實加強和改進對基層的服務和管理,組織力量分頭深入全省大中型企業集中開展調研,摸情況、查家底。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對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現場辦公。開展百名專家進企業“會診開方”專項行動,組織120余名專家分10個工作組深入企業研究提出對策措施。
省環保廳通過問卷調查、隨機詢問和基層調研等方式向基層各方、機動車主和市民征求意見,其中反映得最多的問題是關于機動車尾氣監測和“黃綠標”管理規劃問題。如何調整才能做到便民利民、最大限度滿足機動車車主辦事的需要?在基層廣大群眾建議的基礎上,省環保廳結合實際,將機動車尾氣監測和“黃綠標”管理規劃調整權下放到了各市(州)。
省商務廳開展“下企業、解難題、抓重點、保增長”活動,走進園區、企業,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切實為基層排憂解難,幫助協調解決園區項目建設、企業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省國資委針對企業提出需要到相關部門協調解決的134個問題,先后到省能源局、省經信委、省發改委、省地稅局、省國稅局、省國土資源廳等單位征求意見,尋求幫助企業解決相關問題的措施和辦法,幫助企業加快發展。對企業提出需國資委研究解決的26個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處室和責任人,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省勞教局、省監獄管理局采取座談、個別談話、實地走訪、發放調研問卷等形式,廣泛聽取基層單位黨員、群眾對本單位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在“四風”方面存在問題的意見建議,把基層群眾反映最多、要求最強烈、最急盼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梳理加以解決。
立行立改 務實為民求實效
不解決問題就等于走過場,省直各部門各單位對查擺出的“四風”問題立行立改、邊查邊改,切實做到不虛、不空、不偏。
省人口計生委針對基層調研流于形式、主動服務基層和群眾意識不強等問題,制定《貴州省人口計生委調研督查評估工作制度》;針對基層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期盼解決的突出問題,大力實施一系列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實招。
省衛生廳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現行衛生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再次集中清理,清理行政審批事項3項,明確辦理時限為10個工作日,并推行“超時默認”,逐步開展并擴大網上審批事項的范圍。建立健全服務承諾、限時辦結、首問責任等相關服務制度,在醫療衛生機構優化服務流程,開展便民服務,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省環保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13年中秋節、國慶節期間廉潔自律工作的緊急通知》,黨組提出嚴格要求,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做好“兩節”期間廉潔自律的自覺性,確保思想認識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堅決剎住“兩節”期間不正之風,確保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糾正“四風”取得實效。
省人社廳針對群眾普遍反映希望解決異地報銷不便、看病就醫“墊支”和“跑腿”的問題,抽調40余人組成工作專門隊伍,集中力量推動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工作。在貴陽市、銅仁市、黔南州和黔東南州等地啟動試點,將于2014年在全省全面鋪開,實現參保人員省內異地看病就醫,不再“墊支”社保承擔部分,只需支付個人負擔部分,實現醫保“一卡通”。
省林業廳針對貴州省家具協會等單位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公路“三亂”反彈問題,對全省林業執法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基層執法混亂問題得到遏制。此外,因群眾反映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大,省林業廳即知即改,采用比選調任、“兩推一述”、競爭上崗等方式來推進任用干部制度的調整。
省人民醫院實行掛號、收費一體化,服務窗口由16個擴大到50個;開通電話、網絡預約服務,病人提前10分鐘到醫院就能得到服務;在省內率先開通“預付費”一卡通服務,門診看病、檢查、取藥一次結賬即可離院;率先在全省推行門診電子處方,患者持處方直接交費、取藥,減少等候時間。
省發改委為解決基層提出在項目及資金安排方面向邊遠貧困地區傾斜的問題,及時清理下放審批權限,進一步強化調控和監管,認真制定幫促60個貧困縣實施意見,重點在項目、資金、政策、人員培訓等方面予以傾斜,確保實現2020年與全國同步小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