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東省防總了解到,廣東每年汛期一般為4月15日至10月15日,截至今日廣東汛期基本結束。今年受多個臺風登陸影響,降雨之大,汛期極不平凡,其中惠東縣白盆珠水庫庫區高潭鎮及紫金縣龍窩鎮2個地方在一年中均出現1000年一遇特大暴雨,為歷史之最。
今年入汛早雨勢猛 平均降雨量偏多23.8%
2013年3月28日起,廣東進入前汛期,較常年偏早9天,共出現了24場暴雨過程,全省平均降雨量為1818.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23.8%,較去年同期偏多471.6毫米,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第五多。
今年廣東的“龍舟水”較常年也提早了7天。期間全省平均降水量42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0.7%,造成了廣東省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南海季風提前爆發,“龍舟水”期間全省平均降水量42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0.7%。其中,5月15-16日和18-22日廣東連續遭受了兩次強暴雨過程,給梅州、韶關、清遠等山區市縣造成了嚴重洪澇災害。
受強臺風“尤特”和強烈南海西南季風影響,8月14~19日全省出現歷史罕見的持續性大范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降水過程,多地出現超100年一遇短歷時降雨。高州、信宜、惠東、陸河、普寧、潮陽等地出現了24小時雨量超過500毫米的極端強降水,其中惠東高潭鎮錄得日雨量達923.4毫米、達1000年一遇,其最大3小時降雨量263毫米、超500年一遇;紫金縣龍窩鎮寶洞圍站最大6小時降雨量211毫米、超200年一遇,最大24小時降雨量489.5毫米,最大72小時降雨量652.5毫米,均超1000年一遇。
多條江河超警洪水 超歷史實測最大洪水
受強降雨影響,廣東多條江河出現超警洪水。北江支流潖江、韓江支流松源河、梅江上游、梅江小支流、西枝江上游等5條江河出現超歷史實測最大洪水。西枝江的白盆珠水庫8月17日出現5600立方米/秒最大入庫流量、接近500年一遇。
粵東練江出現接近歷史實測最大洪水,北江支流連江出現100年一遇洪水,北江干流、鑒江出現超20年一遇洪水,螺河上游出現接近50年一遇洪水。一年中有7條中小河流江河出現特大洪水,為歷史罕見。
今年臺風多強度大 風暴潮影響嚴重
自2013年3月28日進入汛期以來,廣東先后遭受10個熱帶氣旋襲擊或影響,其中強熱帶風暴“溫比亞”、強臺風“尤特”和“天兔”先后正登陸廣東,強臺風“蘇力”、熱帶風暴“西馬侖”和強熱帶風暴“飛燕”、“貝碧嘉”、“潭美”對廣東造成嚴重影響,“蝴蝶”、“百合”雖未直接影響廣東,但對廣東出海漁船造成嚴重威脅。
“尤特”和“天兔”是2008年以來登陸廣東強度最強的兩個臺風,登陸時中心風力都達到14級,實測最大陣風達17級,一年內遭受2次強臺風登陸的現象極其少見,強風造成廣東大面積受災。特別是“天兔”汕尾正面登陸,強風覆蓋饒平、汕頭全市、惠來和汕尾,登陸后風力9小時內一直維持在12級以上并橫掃汕尾、惠州、深圳、東莞、廣州等地。粵東海域錄得10米的浪高,汕頭市沿海出現超50年一遇潮水位,其中潮陽區海門鎮海門站出現超歷史實測最高潮位2.69米。
在國家防總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堅持以人為本,超常規部署,超常規防御,戰勝了接踵而來的多次臺風暴雨洪澇襲擊,確保了水庫和重要堤圍安全,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廣東省防總要求,汛期結束后,各地和有關單位要繼續監視汛情、旱情和風情的發展變化,適時加強低溫冰凍雨雪天氣的監測,做好有關防御工作。 (林龍勇 粵水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