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罹患尿毒癥的37歲男子于紅有,負債累累之下,自建無菌室在家做腹膜透析,其與病魔抗爭的頑強精神感動社會。10月2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經受生死考驗的于紅有卻稱他最大的心愿其實是能為女兒治好病,自己能多陪孩子活幾年。
25日上午,記者在位于沙口路與黃河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個出租屋里,見到了于紅有和他的無菌室。只見建在屋子最里邊的無菌室,十分狹小,面積不到2平方米,三面是墻,一面是玻璃推拉門。無菌室一側的墻上安裝著紫外線消毒燈,里面堆放著很多裝腹膜透析液的紙箱。
“我在醫院做手術出院之前,醫院強調做的這個無菌室,多大平方無所謂,主要是無菌消毒,里頭安的有紫外線燈,衛生條件要達標,達不了標害怕腹透感染。”于紅有說,建了這個無菌室以后,可以在家做透析,省點錢。
于紅有告訴記者,十幾年前自己來鄭州打拼,2006年時貸款買了輛出租車,自己加班加點地干,2012年外債陸續還清,剛想松口氣,不想卻禍從天降。7月份,不滿兩歲的小女兒被診斷出腦積水,正在他四處奔波準備為女兒進一步診斷時,9月份,他被查出患上慢性腎臟病五期(俗稱尿毒癥),并且已經雙腎衰竭到了晚期。
打擊接連而至,于紅有沒有喘息的機會。一年來,他先后做了幾次手術,治療費花了20多萬元,雖然東拼西湊,但仍負債累累。近期,他的不幸遭遇經當地媒體報道后,社會熱心人陸續給了他幾萬元的救助款,但這對于高昂的治療費來說,還是杯水車薪。如今,妻子在外打工,自己一邊在家照看孩子,一邊自己做腹透,一天4次,一次近一個小時。
“腹透的時候,有時候肚子疼得直不起來腰,感覺腸子都似乎往下墜,尿道有時候跟插著鋼絲一樣,拉著痛。”于紅有說,自己每天都要反復經受這樣的痛苦,但這樣做也只能控制病情的進一步惡化,而不能有效治療,要想徹底治愈尿毒癥,除了腎移植沒有其它辦法,但移植需要高昂的費用,他不敢想。
如今,于紅有背上生滿了紅色的小點,嘴里也有一股刺鼻的氣味。妻子張艷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希望社會好心人能幫幫我們,把我老公的腎換了,換了以后,老公好了,我們全家努力掙錢報答社會。”
雖然自己已經到了尿毒癥晚期倍受折磨,但讓他痛苦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病情,還有小女兒的病情。小女兒的病是否有繼續擴大的可能?如果確診后該怎么治療?這些問題他反復想了很多遍,一直找不到答案,F在他還沒有及給女兒做進一步的確診,一是沒有錢,二是害怕面對確診后的治療費用,他糾結著、痛苦著,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采訪中,于紅有兩歲多的小女兒一直偎依在他身邊,乖巧、少言。
于紅有告訴記者:“現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給孩子治治病,趕快給孩子檢查檢查確診,或者至少能控制孩子的病情,我能陪孩子老婆多活幾年。”
飽受病魔折磨的他,經受生死考驗之時,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一個父親特殊時期的愿望,樸素、感人。雖然沒有說出來,但跟他接觸者能明顯感覺到,他發自內心的對奇跡出現的強烈渴盼。(記者 門杰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