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展出日用品、禮品和家居裝飾品的114屆廣交會二期昨日閉幕。第三期將于10月31日—11月4日在琶洲展館如期舉行。
據大會統計,截至10月26日,到會采購商共14.84萬人,比去年秋交會微增3.73%,比今年春交會下降7.68%。
現狀
成本上漲提價卻很難
“受大環境影響,現在外銷特別是歐洲市場比以前差了很多。最大的困難是客戶的整體訂單量下降,加上客戶要求價格不能上漲,我們基本無法加價,整體利潤進一步下滑。”佛山一家生產廚房和浴室用品的公司經理唐小姐無奈地說。
按常理,伴隨國內生產要素成本快速增長和人民幣升值加快,出口單價應該呈增長趨勢。然而記者在廣交會采訪發現,“提價難”成為很多企業的無奈回答。據全國輕工商會對不同展區、不同品種的15家企業的調研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企業的報價與上屆廣交會持平,僅有2家企業產品提價:1家提價2%,1家提價5%,其余13家都表示無法提價。
“在當前的形勢下,老客戶根本不接受提價,企業只能通過內部加強管理的方式來消化原輔材料價格、人工成本上漲的壓力。企業出口利潤不斷被擠壓。”一家不銹鋼器皿企業反映。全國輕工商會的調研也顯示,80%的企業利潤率低于10%。
與此同時,訂單以短期訂單和小訂單為主,促銷品訂單明顯增多。金額小、周期短、促銷品多已成為企業接單的主要特點。究其原因,一是境外采購商已經改變了以往下大單的模式,依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產品結構,一個訂單往往拆分成不同材質不同品種的小批量產品,通過小單來適應市場變化。二是國際市場依舊低迷,消費者消費能力不足,轉而采購價格低廉的促銷品。
出路
價格不是唯一關注因素
“我們長期選擇中國作為公司的采購地,其實價格并不是唯一的關注因素。”跨國采購巨頭、法國歐尚公司首席代表Pierre Cardelli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質量、設計、配套的交通運輸、工廠設施、工人的工作條件等都是重要原因。
Pierre認為:“中國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原創的設計和研發多了,單純的模仿、抄襲少了,中國的產品越來越多地融入了設計和科技的元素,低端產品所占比重逐漸降低,這將大大改變原有的局面。
再者,中國的產品具有多樣性。Pierre表示,從經濟實惠到精美昂貴,從制造加工到科技前沿,中國高度分化的產品類別能夠很大程度上滿足需要。“在廣交會我幾乎能夠找到所有我想要的商品。”
來自浙江的中心廚具有限公司生產的鋁壓鍋,因獨特穩固的可拆卸手柄設計,曾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廣交會期間,前來展位咨詢的客戶常常多到連坐的地方也沒有。該企業設計師袁遠帆頗為自豪地說:“我們不斷改進,很多企業生產的都是模仿我們已經淘汰的產品。這屆廣交會我們又發現了4家仿冒的企業,向廣交會知識產權維護中心投訴之后,那幾家企業都被強制撤樣并受到了禁止參展的處罰。”
全國輕工商會有關負責人指出,“價格戰”損人不利己。眼下,企業應抓住國際市場的倒逼機制和國外消費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好改革紅利,用足用好貿易便利化政策,加快轉型升級,加快貿易競爭優勢培育,向高端、品牌靠攏。如果行業企業鼠目寸光,緊盯“價格戰”不放,只會坐失良機。(南方日報記者 吳哲 見習記者 肖文舸 實習生 蔣昱思)
澄海玩具之夜吸引200專業采購商
相關
25日晚,在第11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琶洲展館中平臺,一場別開生面的產銷對接會正在舉行,唱主角的是澄海玩具。由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汕頭市澄海區和汕頭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合作舉辦的澄海“玩具之夜”吸引了來自30多個國家(地區)的200多名專業采購商與澄海100多家專業生產企業。澄海區共組織了56家企業參展,展位數133家,打出了澄海玩具集體商標,提升了區域特色經濟的整體形象。(南方日報記者 黃學佳 通訊員 曾干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