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男廁,女兒不敢進;
去女廁,人家不讓進;
難道得尿褲子嗎?
孩爸帶女兒逛商場,趕上女兒要上廁所,選男廁還是女廁呢?時下,在公共場所“兒童公廁”難求的現狀下,這是很多幼兒家長遇到的苦惱。那么,去公廁是依著家長的性別還是孩子的呢?能否讓更多的公共場所設立兒童專用廁呢?11月27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孩爸的尷尬:不敢帶女兒逛街
市民周先生:“女孩兩歲半了,從不敢獨自帶她出去玩,沒法帶她去廁所呀!”周先生說,平時都是一家三口外出,女兒想上廁所時都是媽媽帶她去。可有一次在商場,妻子臨時離開了半個小時,正趕上女兒想上廁所,這可難為了周先生,女廁所他不敢進,而更不愿意帶小女孩去男廁所,幸好有個殘疾人廁所,給他救了急。
采訪中,和周先生有同樣擔心的幼兒家長不占少數。“兒子都5歲了,實在不好意思再帶他去女廁了,有時候他自己都覺得難為情呢!可讓他自己上男廁,實在不放心呀!”宋女士對此很擔心。
此外,市民許女士說:“小孩子尿急憋不住,有時候要在公廁跟著大人排隊上廁所,實在不方便,有一次我女兒等不及都尿褲子了!”
女孩的尷尬:這么寬得咋蹲啊?
在太原街一家商場,專賣母嬰用品及兒童玩具的樓層,市民許女士吃力地帶著3歲的小女兒上廁所。“廁所內的成人蹲位太寬了,女兒小腿劈開特別費勁,我得使勁扶著她。而且每個廁位間空間特別小,幫孩子提褲子都轉不開身。”
劉女士則表示,廁所內的水沖器沖廁水力特別大,一沖廁嘩嘩響,很多次都把孩子嚇哭了。每次來商場,女兒都特別不愿意上廁所,總說“沖水怕怕”。
此外,一些家長反映,公廁內的坐便器、洗手臺等,大多按成人身高體型設置,小孩如廁很不便。
現狀挺尷尬:商場少見兒童廁
當天,記者通過走訪商場、酒店、早教中心等地區發現,幾乎沒有設立兒童專用衛生間。有些商場的兒童用品專門區,甚至不設衛生間,家長要帶著孩子“跑”好遠,到其他樓層上廁所。記者走訪了近十家商場,僅有一兩家配有親子衛生間或殘疾人專用衛生間,可供帶小孩的家長使用。
此外,一些超市、醫院,甚至早教中心,也都沒有專門的兒童廁,有的只能家長抱著孩子如廁。
尷尬咋消除:進男廁還是女廁呢?
在兒童公廁如此難求的現狀下,孩爸帶女兒上廁所,是選男廁還是女廁呢?調查中,大多數家長表示,一般上廁所都是依著家長的性別,而媽媽帶兒子去女廁的較多,孩他爸幾乎沒有帶女兒去男廁的。
市民呂女士:“女兒都是跟著我進女廁。要孩她爸單獨帶出去,我會備著紙尿片,實在不行就用它解決。咋也不能讓小女孩進男廁呀!”
高女士:“我絕對無法接受爸爸帶女孩進女廁。這讓咱們正常如廁的人咋辦呀?太尷尬啦!”
王小姐:“有時上公廁,有5、6歲的男孩子還上女廁所,再趕上沒有門的那種公廁,我實在受不了呀!”
對此,育兒專家表示,當孩子成長到開始萌生性別意識時,家長再繼續帶其去異性公廁,不利于其性別觀念的形成。家長應積極引導孩子樹立性別意識,并培養其獨立如廁的習慣。
上海將設“第三衛生間”
供父母帶異性孩子如廁
2014年,上海會在有條件的廁所增設一個叫做“第三衛生間”的地方,添加兒童、母嬰等設施,方便有需求的人群。此外,還會逐步增設公廁蹲位拉手,男女廁位比將逐步增至1:1.5-2左右。讓市民“方便”這件事真正方便起來。(記者 王曉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