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首屆民族團結模范家庭座談會”12月3日在拉薩舉行,會上,56個由同一民族或不同民族組成的家庭被授予了“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模范家庭”稱號,普布卓瑪等5名模范家庭代表還將自己的治家之道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分享。圖為“模范家庭”代表接受頒獎。唐朝楊 攝
“西藏自治區首屆民族團結模范家庭座談會”12月3日在拉薩舉行,會上,56個由同一民族或不同民族組成的家庭被授予了“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模范家庭”稱號,普布卓瑪等5名模范家庭代表還將自己的治家之道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分享。
據悉,此次被授予“民族團結模范家庭”稱號的56個家庭分別來自社區、鄉村、部隊、學校等各個領域。評選的標準為男女平等、家風民主、夫妻和睦、尊老愛幼、鄰里團結、樂于助人、愛崗敬業、開創創新、互相尊重民族習俗和宗教信仰等。
來自西藏自治區民政廳西山殯儀館的普布卓瑪是是土生土長的藏族姑娘,而其愛人則是一位來自重慶的土家族,據她講述,自己在剛進殯儀館工作時很不適應,但愛人給了她力量,“他告訴我,人這一輩子要記住兩個人,一個是迎接來到這個世界的人,一個是為人生送行的人。”如今,兩人通過自己的勤勞,從“摸得到房頂的小屋”搬進了新房,并有了一個5歲的女兒,“我們還經常把公公婆婆接到西藏來玩。”
普布卓瑪還表示,因為文化、飲食、民族習慣的差異,自己的愛人剛來西藏時也有太多的不適應,但如今,他已成為一名西藏通,并被西藏這片土地所深深吸引,“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西藏,了解真實的西藏,她還選擇了導游作為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不遺余力地去糾正游客對西藏的一些偏見。”
來自樟木的夏爾巴人巴桑旦巴的妻子出生于拉薩傳統的藏族家庭,如今兩人已經結婚13年,育有一個11歲的兒子和一個6歲的女兒,他在發言中說,“因為愛,才能承受壓力,創造幸福家庭;有了忠,愛國和愛家便融為一體。”
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公保扎西也在會上分享了對西藏近年來濃厚的民族團結氛圍的一些切身感受,“有中央巡視組的成員曾對我說,他們無論到西藏哪里,都能見到藏族民眾向他們揮手、微笑,這可以說是西藏民族團結氛圍的一個直觀的證據。”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10月發布的《西藏發展與進步》白皮中曾提到,西藏的新型民族關系已得到了確立和鞏固,“西藏自治區以藏族為主體,有藏族、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納西族以及夏爾巴人、僜人等40多個民族。和平解放60多年來,國家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全面貫徹落實,既消除了導致民族不平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因素,也消除了西藏地方的階級差別和人身依附關系,各民族間建立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記者 唐朝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