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發個言!”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今天上午分組審議關于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的報告。會議現場氣氛熱烈,不斷舉手示意發言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使得分組審議的時間一延再延。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代表們認為,扶貧工作已經進入了新時期,對相關工作思路需要進行調整,扶貧機制需要完善,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模式不能搞“一刀切”。
閆小培委員提出,在我國區域差異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希望在國土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框架下實施扶貧政策。“我國區域差異非常大,如果采取一種模式,可能會出現不符合實際的結果。”閆小培說,比如有的地方適合生態旅游,有的地方適合做工業項目,有的地方適合到戶的方式,因此,扶貧工作不能只搞一種模式,不能“一刀切”。
王明雯委員建議,國家扶貧辦對現有的扶貧政策進行全面梳理,對政策落實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總結,提出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扶貧效率。
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明經華認為,國家應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政策扶持力度,給予特殊區域特殊政策。
扶貧不僅要“輸血”還要“造血”
今天上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審議關于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的報告時,如何讓貧困地區實現真正富裕成為常委委員們討論的熱點。委員們強調,扶貧工作不能僅僅是“輸血”,更要增強貧困地區自身“造血”功能,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人的素質,同時培養和留住人才隊伍。
王明雯委員指出,目前國家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但是這些扶貧方式更多的是在向貧困地區“輸血”,一些貧困地區“等、靠、要”現象還比較嚴重。“扶貧先扶智”,扶貧工作如果不能提高受助者自身的素質,增強其自身“造血”功能,不能讓其最終自力更生,那么這樣的扶貧只能是“越扶越貧”。
王明雯建議,國家采取有效措施,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特別是在如何留住人才、解決貧困地區人才稀缺問題方面進行深入調研,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只有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才能最終脫貧致富。由于增強自身“造血”功能依賴于扶貧對象主體意識增強、自身素質提高和人才支持,因此下一階段扶貧工作應當把教育扶貧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在增強貧困地區自身“造血”功能方面下功夫。
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吳永春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縣長,長期的扶貧工作讓他深刻體會到人才的重要性。吳永春說,要解決今后的扶貧路徑、對策問題,關鍵是要解決農村貧困地區人才緊缺的問題。如何留住本土人才、引進外來人才,都需要建立健全機制來解決。
閆小培委員注意到,多年來扶貧工作重心更多是放在硬件建設上,比如道路、水利設施、醫院、學校建設等。她認為,在此基礎上,還應在提高人的素質上下功夫,比如對貧困地區的群眾多進行一些技能培訓、職業教育培訓等。
蔡昉委員認為,扶貧工作教會“捕魚”比“給魚”更重要。今天的貧困并不等于明天的貧困,但是如果今天的貧困加上今天的教育不足、人力資本不足,就必然等于明天繼續貧困。所以扶貧開發工作不能局限于生活救助、生產項目開發,更應強調能力培養、可持續性培養。他建議,應把建立基本公共服務作為扶貧工作的一個重點。
扶貧開發面臨“打假”問題
今天上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審議關于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的報告時,常委委員們對扶貧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曾經在掛職時專門負責扶貧工作的陳鳳翔委員說,報告中提到要真扶貧、扶真貧。為什么有這個提法?這就說明有假的。扶貧工作確實面臨一個打假的問題。有些地方申報扶貧縣,申報一個項目,從立項到檢查、驗收有很多水分,脫貧標準其實也有水分,從扶貧主體來講,也有玩虛的、擺花架子的。這在以后扶貧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李連寧委員也注意到扶貧工作中存在一些怪象。一些地方挖空心思、削尖腦袋要當貧困縣,當了貧困縣以后,召開慶祝大會熱烈祝賀;有的縣財政收入已經幾個億甚至十幾個億了,仍然不想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有一些貧困縣用巨額資金蓋辦公大樓,扶貧資金落不到農民身上;一些地方扶貧多年,鄉村干部越扶越富,卻沒看到老百姓脫貧;一些扶貧項目沒有規劃好,幾年之后荒廢了。所以,扶貧工作不光是把錢給下去,還要真正把扶貧工作做實,這就需要完善的機制。
李連寧建議,在扶貧開發工作中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無論是貧困縣申請,還是扶貧資金使用和分配,都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其過程是公開公平公正的,這樣的扶貧工作才不容易出現問題。
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提出,既然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工作中,那么一些項目、財政等各方面必須更加公開、透明,定期向社會公布。做得好與不好,都應該多宣傳,引導社會有共同參與感。
貧困地區生態補償力度須加大
今天上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審議關于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的報告時,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吳永春建議,應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的生態補償力度。
吳永春說,貧困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比較好,這是這些地區的最大優勢。國家對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很重視,但是目前對生態地區的補償比例不夠大。他建議國家應加大扶貧生態補償力度。
車廣鐵委員指出,進一步深化扶貧和開發雙輪驅動時,應充分發揮貧困地區的生態優勢,給予適當政策支持,扶持和推動旅游、貿易等富民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快脫貧致富進程。
閆小培委員建議,將生態補償政策和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將相關政策有效整合和統籌安排,以提高扶貧工作效率。
項目扶貧資金應加強管理審計
今天上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審議關于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的報告時,羅亮權委員建議,要加強項目扶貧資金的管理、審計,使其發揮更好的效益。
羅亮權建議,扶貧應堅持農村資金捆綁使用政策,由部分分散到鄉村的資金捆綁集中投入使用,解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改變多龍治水、零敲碎打的現象。要繼續開展整村脫貧、整村推進,實行差別化扶貧政策。同時還要及時調整、研究、統籌解決扶貧中的困難和問題,建立有利于加速脫貧幫扶的考核機制,獎優罰劣。(記者 席鋒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