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列》實施半個多月以來,拼車后的客運情況如何?市民打車難的問題有沒有改善?《條例》實施后,有沒有延伸出新的問題?
針對這些疑問,記者采訪了司機、乘客和客運主管部門后發現,在拼車“新政”下,乘客打車少支出了部分費用,而司機則增加收入。不管對于乘客還是司機來說,都是利好行為,運管部門也表示,“拼車”后接到的投訴明顯減少。
司機:
收入增加了家住金獅小區的潘師傅,從事出租車行業5年。《條例》實施前,潘師傅開一個白班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一個晚班有200元左右。《條例》實施后政府開始允許拼客,潘師傅的收入與之前相比,有所增加,“高的時候每天能多四五十元,低的時候也有二三十元”。
潘師傅說,早上7點半到8點,下午5點到6點是客流高峰期,拼車的情況較多。從《條例》實施到現在,他碰到的乘客幾乎都贊成拼車。
“很多時候,第一乘客看到路邊站著要打車的人,會主動提醒我停車。”潘師傅毫不諱言,拼客越多,收入也就越多。
市民:
最怕司機漫天要價“本來就是因為打車難,才實施《條例》。”市民王先生說,《條例》實施后,站在路邊揮手攔車,只要車上的乘客不反對,花十幾元就可以到目的地,對大家都有好處。
對于拼車后的價錢,多位市民表示比以前要低。“拼車一次可以少5塊錢,次數多了算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擔心司機會漫天要價、夜晚男女拼客可能會導致一些安全隱患之外,大多數市民對拼車都很贊同。“如果能夠解決亂喊價和安全問題,拼車就基本沒有什么問題了。”
貴陽客管局:
目前運營狀況不錯記者從貴陽客管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從3月1日《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出租車拼車模式的運營情況整體不錯。
《條例》實施前,在高峰期很多人打車都很難,要么很久才打到車,要么根本打不到車。允許“拼車”后,只要順路,這些問題就解決了。而且,市民對“拼車”的接受度較高,投訴也比較少。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允許“拼車”使乘客有了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選擇,這也是乘客對“拼車”接受的另一重要原因。
同時,《條例》實施后,出租車司機的收入比之前也有了明顯提升。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幾乎所有的司機也都持支持的態度。(陳艷沖 李堅 曾耀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