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沐浴著秋日的陽光,筆者來到從江縣東朗敬老院,一個和諧、溫暖、幸福的畫面展現在眼前:老人們有的在散步,有的在看報、有的在健身,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哼唱著戲曲、有的在一片歡聲笑語拉著家常。今年65歲龍老玉老人一邊刺繡,一邊談起了在敬老院大家庭的生活感受。她說:“原來一個人在家里生活,房子破爛不堪,無錢維修,刮風下雨都不敢在屋里住。前年民政辦動員我住進了敬老院,睡席夢思床,有彩電,帶衛生間,就像住賓館一樣舒服,每月發50元,加上我做十字繡,每月有200多元的零花錢,日子過得很是舒心”。
為加快農村養老事業持續發展,從江縣高度重視敬老院建設,緊緊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目標,秉承“尊老、敬老、愛老、養老”的服務理念,把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和管理作為“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實現小康”的重要舉措,累計投入2500 多萬元,先后建成17個鄉鎮敬老院。同時,以星級敬老院創建為抓手,把敬老院辦成“五保”老人頤養天年的“溫馨港灣”,晚年生活的幸福之家,讓“五保”老人盡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統籌規劃,明確單位職責、工作齊抓共管,提高敬老院供養能力
近年來,從江縣把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作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列入縣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2013年,縣人民政府下發了《從江縣鄉鎮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文件明確規定鄉鎮人民政府是鄉鎮敬老院的主辦機關,負責敬老院管理工作,主要負責鄉鎮敬老院的發展規劃、項目用地規劃、征地拆遷、入住動員、日常管理、管理人員及服務人員年終考核等工作。縣民政局為全縣鄉鎮敬老院事業管理部門,負責敬老院業務指導工作,負責鄉鎮敬老院建設項目規劃、申報、修建、批準、撤并,對敬老院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考核,并對敬老院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工作;鄉鎮衛生院負責鄉鎮敬老院日常診療工作,為五保供養對象提供“先住院、后結賬”結算方式。供電供水部門應按有關規定最大限度對敬老院正常生活用電用水給予優惠。村(居)委會做好五保對象日常生活的監管,對符合入住條件的盡量動員入住,處理五保對象善后工作。
加大投入和資金保障,規范入院手續,使敬老院各項工作穩步發展
現全縣有17所鄉鎮敬老院,共有床位506張。各鄉鎮敬老院都配備得有廚房、餐廳、活動室等功能房,內部配備能滿足老人專用起居、廚衛設備、電視網絡等內部設施,基本能滿足老人生活、娛樂之求。供養對象入住手續方面,按照個人申請、鄉鎮審批、簽訂合同、報縣民政局備案的程序規范執行,并及時吸收新的供養對象入住。敬老院五保供養資金、人員經費、辦公經費統一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供養標準暫按500元/月/人拔付;人員工資按人事部門核定拔付;辦公經費按入住人數撥付,即入住人員10人以上2萬元/年,25人以上3萬元/年,為敬老院的日常運轉提供了資金保障。各鄉鎮政府結合實際,將敬老院所需費用列入當地財政預算。經費保障機制的建立,優先優惠政策的落實,促進了敬老院各項工作的穩步發展。
健全規章制度,規范管理,鼓勵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提高院民生活水平
一是縣民政局指導各鄉鎮敬老院實行崗位責任制,明確院長及工作人員工作職責、制定和完善各類管理制度,全面貫徹落實新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嚴格執行財產管理制度。二是大力推行院務自治、民主管理制度,設立院務委員會,自我服務、互幫互助,營造 “一家親”的和諧氛圍,使院務管理逐步走上正軌。三是全面落實各項五保供養優惠政策,將五保供養對象優先納入醫療救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并為其提供參合資金。四是在各敬老院建設和管理中,大力提倡拓寬增收渠道,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以彌補經費的不足。按照自力更生、勤儉辦院、以副補院的工作指導思想,充分利用各院的資源優勢,發展院辦經濟。既調動了廣大院民參與生產勞動的積極性,增強了主人翁意識,還讓老人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既可陶冶身心,真正把敬老院當成自己的家。
配齊配全管護人員,親情服務,讓五保人員享受家庭溫暖
為不斷規范和提高敬老院的效能,縣人社局行文聘任了鄉鎮敬老院院長,縣民政局專人負責為鄉鎮敬老院辦理法人資格證、機構代碼證、餐飲服務許可證 、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等。敬老院管理人員按不低于轄區內五保對象人數的1:100比例配備,工作人員按不低于1:10比例配備。縣民政局積極與縣人事、編委等部門協調,努力向縣委、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爭取到鄉鎮敬老院編制44人,2013年和2014年通過事業單位招考,共為我縣敬老院招錄25名管理人員,為全縣 個鄉鎮敬老院配齊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建立了一支熱愛敬老事業、有文化、懂管理的工作人員隊伍。
在親情服務上,一是工作人員組織院民定期理發、定期洗澡、定期清洗被褥、定期檢查身體,早、中、晚各協助院民整理一次宿舍衛生,以評比推優的方式,調動院民們勞動鍛煉的積極性。二是拓展服務內容,從過去單一的僅滿足吃、住等基本生活需求,逐步轉變為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生活照料、文化娛樂等福利服務的需求,實現養老服務內容的多元化。三是在飲食服務上,經常征求院民意見,做到葷素、營養搭配,努力滿足院民需求,使院民吃得開心、放心、滿意。四是在健康上,專門設立了醫務室,個別敬老院還聘請了鄉鎮衛生院專職醫務人員,做到小病不住院就能及時治療、護理,重病住院治療。四是在文化生活上,工作人員經常組織院民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院民也可自行選擇閱覽報刊、看電視、下棋、打麻將等活動,豐富了院民的業余文化生活。五是在生活照料上,做到無微不至、體貼耐心,每逢節日、院民過生日,安排特殊飯菜慶賀,營造 “一家親”的和諧氛圍,使院民享受到比家更周到的服務、比子女更溫暖的親情。
通過幾年的發展,從江縣的鄉鎮敬老院初步實現了管理科學化,服務規范化,居住賓館化,庭院花園化,生活多樣化,設備現代化,基本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目標。敬老院已成為從江縣“五保”老人們幸福的樂園、溫馨的港灣、安度晚年的天堂。(魯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