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家住凱里清江路的張仁勇在凱里街頭買下一只“幼鵝”回家飼養,不料“幼鵝”逐漸長大后,竟然變成了類似貓頭鷹的動物(本網曾報道)。經認定,這是一只“雀鷹”,2月20日,張仁勇已無償將它送給都勻西山公園動物園進行喂養。
張仁勇將雀鷹送入西山公園
去年3月,張仁勇到凱里洗馬河購買材料時,發現一位60多歲的老人挑著兩只小動物叫賣。張仁勇看到,這兩個小家伙身上的毛是純白色的,嘴巴呈凸狀,看起來就是小鵝。而叫賣的老人也說,這是大種鵝,將來養大,體形比一般的鵝還要大。
于是,張仁勇花30元買了一只。但是,喂養一個月后,小家伙身上的毛色變成了黃、黑、灰的“混色”。接著,嘴巴也發生了變化,原來是凸的,現在卻變尖了,還往下方彎曲,就像貓頭鷹的嘴巴一般。
“這哪里是鵝,分明是鷹類動物。”張仁勇說,現在他擔心的問題是這小家伙可能是法律明確保護的動物,如果在自己手中出了問題,那就不好辦了。感覺到問題有些嚴重,他打算放生,但轉念一想,這小家伙是自己養大的,它到了大自然肯定無法適應環境。鑒于此,他打消了放生的念頭,決定把它交給動物保護部門或動物園。
此事經過本報報道后,引起關注。經過有關人士牽線搭橋,都勻西山公園決定接受這只鷹。2月20日上午,張仁勇從凱里驅車百余里趕到都勻,將雀鷹捐給西山公園動物園。經鑒定,這是一只雀鷹,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