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公開招聘制度
根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暫行規定》和《貴州省事業單位新增人員公開招聘暫行辦法》, 2006年制定出臺了《黔東南州事業單位新增人員公開招聘實施細則(暫行)》,明確從2007年1月1日起,全州各級各類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全部實行公開招聘,同時,制定了《黔東南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工作指導意見》和《黔東南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面試(專業測試)工作指導意見》。
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規范和完善公開招聘工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嚴肅干部人事工作紀律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和《黔東南州人民政府關于黔東南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等配套政策,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從規范管理到具體招聘運行的機制和流程,為全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創新公開招聘方式方法
黔東南州始終堅持公開招聘工作服務和服從于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創新公開招聘方式方法。
創新服務理念、簡政放權、激發活力。樹立“以用為本”的理念,由“重管理”向“重服務”轉變。按照統一的公開招聘制度要求,充分體現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事業單位、不同專業和不同崗位的特點,分類組織實施。各縣市的招聘工作,由各縣市人社部門負責統籌組織實施,州直事業單位招聘工作,由各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州人社部門負責招聘方案審核和招聘工作指導,紀檢監察部門負責全程監督,進一步落實用人單位選人用人的自主權,讓用人單位選拔到更專業、更滿意的人才。
創新招聘方式方法,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在確保公開招聘信息公告的前提下,2010年開始,對事業單位招聘職位計劃數與報名人數達不到1:3比例要求的,采取直接進入面試(專業測試)的方式進行,并明確面試(專業測試)分數須達到60分及以上才能進入下一環節。對于一些特殊崗位(如招聘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汽車維修、數控技術等人才),采取先面試或先測試業務技能方式公開招聘。對一些高層次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由用人單位和組織人社部門直接到人才交流博覽會及有關高校公開面談、考核(測評)招聘,確保急需的、緊缺的人才招得到、招得了。
創新招聘考試考核方法,突出考試內容的科學性。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則,科學合理設置考試考核內容。州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管理崗位筆試內容為綜合知識,專業技術崗位筆試內容全部為專業知識、面試為專業測試;大部分縣市衛生、教育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的筆試內容近年已調整為專業知識,確保用人單位招聘的人用得了,實現了“人崗相適”。
強化公開招聘風險防控機制
黔東南州始終把風險防控貫穿于公開招聘的整個過程,強化責任措施,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風險防范體制機制,提升了公開招聘工作的公信力和滿意度。
落實考試安全責任。明確單位主要領導為公開招聘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每次公開招聘,人社部門與各招聘單位簽訂《考試安全責任書》,命題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命題工作及安全保密責任書》,明確每個考務人員的崗位職責和違規責任,確保招聘工作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有序,健康發展。
強化招聘公正透明。堅持“缺什么崗、進什么人、人崗相適”的原則,明確用人單位要根據崗位空缺情況和工作需要制定招聘計劃,對公開招聘戶籍、年齡、性別、學歷、專業等不允許設置歧視性條件,把資格條件審核作為第一道防線,有效防止了“因人畫像”或“蘿卜設崗”現象。按照信息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要求,從招聘簡章發布,到報名、筆試、面試、體檢、聘用每一個環節,都充分利用招考信息系統和有關媒體進行公開公示,始終接受社會監督,實現公開招聘工作公開透明。
加強招聘監督檢查。用人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每個環節,人社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都派人全程監督指導,同時,建立公開招聘巡考制度,與有關部門組成巡考組,對各縣(市)、各單位公開招聘工作進行巡考。加強輿情監控,及時調查處理招聘中的違規情況和信訪問題,確保招聘工作風清氣正。
提升公開招聘信息化水平
黔東南州不斷加強公開招聘信息化建設,2013年建立了黔東南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全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中實行了網上報名、網上資格審查及網上打印準考證等,方便了考生,減少考生報考成本支出,縮短引才時間,有利于我州更好、更廣地吸納和選拔優秀人才。同時,今年部分縣首次嘗試運用“二維碼”動態數據應用技術服務考試工作,將考點設置分布、交通前往路線分布、食宿地點分布等相關內容制作“二維碼”信息圖、信息卡,張貼在車站、人群密集區、賓館、酒店等,考生只需用手機掃描,就能知道有關此次考試工作的服務信息,運用“二維碼”技術服務考生,社會效果好。
著力破解少數民族地區基層人才引進難題
為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著力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基層人才引進的難題,2013年,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出臺了《黔東南州行政、事業單位公開遴選 (選調)工作人員辦法(暫行)》,明確州、縣兩級機關事業單位補充工作人員,每年根據編制空缺情況和財政供養能力,拿出80%的名額面向具有3年及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工作人員公開遴選(選調)。
針對鄉鎮事業單位空崗缺員的情況,從2013年起,黔東南州實施鄉鎮事業單位專項招聘計劃,共提供招聘計劃 3359名。兩年來,為鄉鎮事業單位專項招聘工作人員2752人。
針對民族鄉主體民族事業單位人才稀缺情況,在7個民族鄉定向招聘水、瑤、布依、土家、壯等主體民族事業單位人員7人,定向招聘村兩委書記(副書記)、主任(副主任)177人。同時,采取面向基層“四項目人員”、退役大學生士兵、部隊所在地隨軍家屬、少數民族鄉土醫師和少數民族語言的“雙語人才”定向招聘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部分職位放寬到高中、職高、初中學歷,年齡放寬到40周歲。
通過實施專項招聘計劃、降低招聘條件、實施“兩個80%”政策,為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吳先佳 龍昌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