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針對民生特派監督“七必訪”工作中存在的白天進村入戶常找不到人、不利于及時解決農民群眾的生活困難和民生訴求等問題,施秉縣紀委監察局積極轉變工作方式,根據農村群眾飯后農閑特別是夜晚喜歡聚眾拉家常的習俗,在全縣8個鄉鎮74個行政村(社區)推行監督長“鄉村夜話”工作機制,讓紀檢干部在與群眾促膝談心的過程中傾聽群眾呼聲、調解矛盾糾紛、宣講惠民政策、解決民生訴求,有效拓展延伸了民生特派監督“七必訪”工作途徑,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和廣泛贊譽。
為確保真正把“鄉村夜話”工作發展為聯系服務群眾的連心站,該縣采取縣、鄉、村三級聯動形式加強組織領導,分別成立了“鄉村夜話”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縣紀委書記、民生特派組組長、監督責任區監督長為“鄉村夜話”工作第一責任人,特派組其他成員和責任區監督員為具體責任人,分片聯系,分組包村。縣紀委常委每月到聯系村(社區)開展一次“鄉村夜話”活動,責任區監督長每周開展1次,每個監督責任區每月至少開展1-2次夜話活動,“夜話”形式分為集中進村召開和分組入戶召開。通過身邊人、身邊事與群眾拉家常、話民生、講政策、談發展,了解群眾期盼與訴求,聽取群眾意見與建議,面對面解答群眾反映的民生資金等問題。
“鄉村夜話”工作開展以來,全縣紀檢監察干部共“夜話”走訪400余次,收集到群眾呼聲和建議420余條,梳理出民生問題線索15件,成案8件,給予黨政紀處分5人,3人正在立案調查,直接收繳違紀資金4.3萬元。該縣推行的“鄉村夜話”工作機制讓原來的坐等服務變為下訪服務,剛性服務化為親情服務,在干部與群眾之間搭起了一座民心橋。(杜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