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目前已經征收1.5億元,未來將繼續加大投入,確保海上環境安全。
我國海上施工作業逐年增多,原油進口和危險化學品進口量穩步增長,海上溢油的風險也因此不斷加大。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李世新說,2016年前后,我國將建成30多個溢油庫:
李世新:2014年即將完成的有3個,我們正在申請、在規劃的還有17個,建成以后在2016年前后,如果順利的話,將達到30幾個。在社會層面,我們在全國48個地區組織了社會的力量,建成了137家有海上船舶溢油處置能力的單位。
李世新透露,未來將繼續加大對船舶溢油污染賠償的投入,保障水上環境的安全。
李世新:目前我們國家所有的油輪和一千總噸以上的其他船舶,都按規定建立了投保溢油損害民事責任強制保險,目的就是為受害人或者是受害的環境提供第一個層次的賠償。去年國務院批準發布了《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現在我們已經征收基金大概1.5億左右,專門用于油污的賠償或者補償。我們還要繼續的進行投入,進一步的提高覆蓋了全國沿海和內河的船舶溢油應急能力的建設,來保障水上環境的安全。(記者馮會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