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軍和志愿者看望犧牲戰友的父母
27年前,幾名南京籍軍人在老山前線并肩作戰,出征前他們相互承諾,如果有人犧牲了,活著的人負責每年去探望對方的父母。27年來,王玉軍一直堅守對烈士的承諾,每個春節前都要抽空去看望烈士的父母。昨天,他又去了,還帶了一個愛心團隊。
昨天中午,在揚子石化運輸公司上班的王玉軍像往年春節前一樣,帶著慰問品來到六合區馬鞍街道,專程看望27年前犧牲的戰友吳建林的父母,提前給兩位老人拜年。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隨王玉軍一同前來看望的還有30多名網友。
每次見到二老,王玉軍總要回憶那難忘的歲月。1986年12月的一天,河北石家莊27軍某團將開赴老山前線。臨行前,在營區操場邊,5個南京籍戰友十手相握發誓:“如果我們當中有人犧牲了,誰活著回來就要替犧牲的戰友在父母面前盡孝。”那時,他們每個人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1987年9月的一天,駐守某高地的迫擊炮手、戰友吳建林,在一次防御炮戰中不幸犧牲。王玉軍當時在老山前線負責運彈藥給養、接傷病員,他聞訊趕到司令部時,在犧牲的戰友中一眼就認出吳建林。吳建林光榮犧牲了,部隊批準他為革命烈士,并授予他一等功。王玉軍對戰友說:“兄弟,如果能活著回去,我一定兌現諾言,代替你盡孝!”
1988年5月,王玉軍所在部隊奉命從戰場撤出,回到原駐地。10月,王玉軍回家探親,和戰友結伴來到吳建林家。當時兩位老人看到他們,沉默不語,后走進房間關上門才失聲痛哭。
從此,只要有空,王玉軍就往戰友家里跑。吳家老人早已把他當成了自家的兒子,遇上大小事都要跟他商量。家里蓋房子,他出面張羅;戰友妹妹下崗,不善言談的他跑民政部門;兩個老人過生日,他都會去祝壽。有次老人過生日,王玉軍因出車趕到已很晚了,但一家人圍著飯桌沒有一個動筷子的,非要等他到了才開席。
王玉軍多年堅守承諾,每年看望戰友父母的事,南京晨報此前已經報道過。引起了社會關注,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讀者或網友,去看望兩位老人。這次陪同王玉軍一起去的有30多人,分別來自南京、儀征、天長、馬鞍山等地,南京市民王女士特地給兩位老人手編兩頂線帽,老人戴上后,心里樂開了花。“這么多孩子專程來看望我們,讓人怎能不激動?”老人說。王女士表示:“王師傅照顧你們這么多年了,我們也想加入愛心團的隊伍,大家共同接力照顧你們兩位老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