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正念初一 父母離異 逃學泡吧 留下遺書
她,只有13歲,正念初一。寒假前的一個月,她逃學、泡吧、會網友……一個極寒之夜,她吞下一瓶安眠藥試圖自殺。留下的遺書中,一個“自殺者聯盟”的QQ號引起了所有人關注。1月21日,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專家呼吁,警惕網絡上披著游戲外衣的“自殺網站”,預防問題青少年自殺情緒傳染。
父母離婚
“我無法忘記女孩那雙看破紅塵的眼睛”
“我無法忘記女孩子那雙看破紅塵的眼睛,她才只有13歲啊!”市精衛中心醫務科長、心理專家劉長輝告訴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每到年終歲尾,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就會頻繁出現,但網絡“相約自殺”現象卻是新事物。
她叫齊敏(化名),今年13歲,在沈陽市沈北新區一所初中念初一。小學期間,齊敏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還曾擔任班長。父母由于工作繁忙,自齊敏懂事起就把她送到奶奶家吃住,偶爾在雙休日把她接回家。
升入初中后,齊敏被接回父母身邊的次數越來越少,每次回到家,都能聽到父母的爭吵。之后,她很久沒有見到母親。一次偶然機會,齊敏從奶奶給親戚的電話中偷聽到:自己的父母離婚了!
逃學泡吧
“學習又苦又累,吃好穿好才‘精彩’”
齊敏再也沒見到母親。半年后,齊敏得知父親也重新成了家。
2014年元旦,眼瞅著周圍小伙伴穿新衣過新年,一家人其樂融融。躲在奶奶家的齊敏感覺形單影只,只好謊稱補課去了網吧。在網吧,她結識了比自己大3歲的女孩菲姐,同樣父母離異的菲姐早就輟學了。在菲姐的“開導”下,齊敏突然“醒悟”:學習又苦又累,泡吧、蹦迪、吃好穿好才是“精彩”人生。
于是,齊敏偷偷拿出積攢的錢買衣服、化妝品和手機,并追隨著菲姐混跡于網吧、歌廳……
齊敏的逃學行為引起了校方注意。齊敏父親接到通知后,費盡周折才找到女兒,他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濃妝艷抹、著奇裝異服的女郎,會是13歲的女兒嗎?
集體自殺
“咱們就選個日子一起飛向天堂吧”
回到家,齊敏被父親狠狠扇了幾記耳光。“你怎么這么不爭氣?放著好好的書不念,凈跟不三不四的人瞎混!”齊父的話,像一把利劍戳傷了齊敏的心,她選擇離家出走……
短暫的醉生夢死后,對生活的絕望、缺乏親情的痛苦、未來的迷惘一股腦向齊敏襲來。恰在這個時候,齊敏加了一個特殊的QQ群“自殺者聯盟”—— “過來,我們是一個聯盟。我們要死。你沒有感到嗎,生命毫無意義。我們應該死掉,把世界留給那些不想自殺的人。我們是避孕失敗的結果,是一次錯誤的進入,是大自然不堪回憶的一場存在……生命很悲哀。沒有退路了,我想在某一天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你也覺得生活是一種痛苦,那咱們就選個日子一起飛向天堂吧。”
僥幸生還
“80%的青少年心理問題都與家庭有關”
通過QQ群,齊敏和另外數名網友相約選擇同一天“自殺”。事發當日,齊敏買了一整瓶安定片(100片)來到網吧,由于喝了很多酒,當她吞下20多片時,就已經不省人事。幸虧被網吧老板及時發現,齊敏被送往醫院。經搶救,她僥幸脫離了生命危險。
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齊敏被送到市精衛中心接受心理治療。“太可怕了,這樣的QQ群、網站無疑是奪命的殺手!”心理專家劉長輝告訴記者,80%的青少年心理問題都與其家庭有關,其中父母離異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且這類孩子中有40%有過自殺念頭。
劉長輝建議,對于父母離異的孩子,監護人及學校老師要多進行溝通,多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被尊重、被認可、被關注、被賞識等。一旦發現異常癥狀,應及時與心理醫生取得聯系。
家長、老師、社會
都來拉孩子一把
當日,記者在網上通過百度搜索“自殺者聯盟”,電腦界面上立刻彈出了大量相關網站和內容。這些“自殺者聯盟”網頁上也有大量粉絲跟帖。此外,“自殺QQ群”等集體相約自殺的網絡載體也屢見不鮮。
針對網絡“相約自殺”這一現象,心理專家劉長輝分析稱,不排除少數人游戲人生、惡作劇的情況存在。但對于未成年人來說,自殺念頭會使他們產生孤獨、恐懼的心理,如果借助網絡推波助瀾,個體自殺意念會通過網絡擴大化,一個人的情緒和行為會感染和影響到更多的人,產生一種從眾效應,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劉長輝建議,要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群體性自殺行為,除了家長、老師要給予孩子們關愛、尊重、理解、進行勸導外,監管部門也應當封殺不良網站,阻止自殺意念擴散和傳播。同時,有必要建立專業的危機干預機構,比如成立“反自殺聯盟”來干預網絡,把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們從死亡邊緣拉回來。(沈陽晚報、沈陽網主任記者 唐葵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