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湯泡飯囫圇吞下,不料誤吞鴨骨頭,聽醫生說這塊兩頭尖尖的骨頭險些造成她食道穿孔,并危及鄰近的大動脈時,家住天心區的47歲譚女士驚出了一身冷汗。
幾天前,從來不吃湯泡飯的譚女士舀了幾勺鴨湯泡在飯里面。就在她吞下幾口湯飯后,突然感覺胸口有什么東西哽住了,并出現吞咽困難。聽說大口吞飯可以把噎住的東西帶下去,譚女士連吞了兩大口飯,但胸口的異物感并沒有消失,反而出現背部疼痛、冒冷汗等不適。
兩天后,實在堅持不了的譚女士來到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就醫。CT檢查發現,在其食道上段有一個長約2.5厘米兩頭尖尖的異物,而與之緊鄰的就是主動脈。20日下午,耳鼻喉頭頸外科醫生在食道鏡下為譚女士手術取出了這個“肇事”的鴨骨頭。術中醫生發現,由于鴨骨兩端十分尖銳,譚女士的整個食道壁都被擦傷,“所幸沒有造成食道穿孔,危及緊鄰的主動脈。”主刀醫生、該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巍毅提醒,吞食異物后,切忌采用吞飯團、喝醋以及強行催吐等方法,以免造成異物移位,傷及食道壁甚至大血管。如果只是有異物感,可先進行觀察;如果出現吞咽困難、疼痛等癥狀則應馬上就醫。(記者 唐江澎 通訊員 梁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