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一次迎親時的拉風場景。
接親路上,兩位伴娘回眸一笑。
一位車友展示價值十多萬的KAWASAKI Z1000機車。
追求時尚個性的新人們,迎親車隊如果是二十多輛的豪華機車,是不是夠拉風?
2013年底,合肥出現了一家大排量重型機車喜慶車隊,價值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高檔摩托機車專門為新人迎親開道。這個車隊共有50余輛重型摩托車,最貴車輛為38萬元的寶馬,是合肥甚至有可能是全國首家豪華機車喜慶車隊。
一輛車子租金是400元錢左右
馬路上,經常能看到一兩輛高檔摩托車從身邊疾馳而過。可您見過由十幾輛甚至五十多輛這種高檔豪華摩托機車組成的迎親車隊嗎?如今,如果新人們喜歡這種高回頭率的迎親方式,也不是難事,因為豪華機車喜慶車隊已經在合肥誕生。
該車隊所屬的公司法人劉先生介紹,車隊共有50多名車友,每人都有一輛排量在600cc的大排量重型機車。車子的類型有三種,適合坐直了在街頭騎行的街車、像賽車一樣需要趴在車上的趴賽以及適合旅行,駕駛舒適的寶馬。而機車的價格從三四萬元到十幾萬元乃至幾十萬元的都有,例如最貴的車子是一輛價值38萬元的寶馬。
“車友們因車結緣,大家都有一個賽車夢、明星夢,所以2013年底,我們成立了‘鐵騎夢’喜慶車隊。”劉先生說,平日里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玩機車純屬興趣。在成立之前,大家也幫身邊的朋友或者車友本人迎過親,但都是友情贊助,不收任何費用。
成立公司后,一輛車子的租金是400元錢,比一般租車稍微便宜些。如果是價格更貴的車子,出場費也會相應增加。像寶馬車,租金在1000元左右。
玩機車很燒錢每月加油1500元
2月11日,記者見到了劉先生車隊一輛剛買2個月的新車。是一輛從上海代購來的,10.5萬元的街車,不含改裝的兩萬元。由于國內買不到這類車子和配件,該車的排氣管是托朋友從洛杉磯發回來的,花了6500元。一根約10厘米長的防摔棒來自德國,花費同樣是幾千元。
為了保障行車安全,這輛車子配的頭盔3000元,材質超輕且硬度高,“渣土車從上面壓過都不壞”;騎行服,胳膊和后背都有護具,晚上還能反光,安全系數較高。另外,還有手套、護膝等裝備,加起來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最關鍵的是所有車子全部加97號汽油,每輛車一個月油費加保養平均在1500元左右。
“租金400元,公司抽取一半,車友們一趟下來也就掙了一個星期的油錢。”劉先生坦言,玩機車和單反一樣,同樣是燒錢游戲,雖然有人家庭條件不錯,但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支持,組建公司能減輕一些車友的負擔,同時還能經常見面交流分享。
選擇機車迎親隊的大多是年輕人
截至目前,公司也已運作了四五筆生意,一般出動6到8輛車子。一邊三輛或者四輛,將新人的婚車包圍其中,像是開道也像護駕。
車友們在閑暇之余,在跑長途中,會訓練多套隊形。每次迎親,其他車子都要根據帶隊隊長的手勢,隨時變換隊形。
選擇機車迎親隊的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追求個性、喜歡時尚的婚禮記憶。據了解,2月15日,有一位汪先生已經預定了6輛機車迎親。之所以是6輛,劉先生說,這是他們為顧客建議的,如果機車太多,則會影響拍攝婚車,也不利于交通。
自從2008年,合肥市就全面“限摩”,這些機車在路上跑會不會被交警處罰呢?劉先生直言,他們的車子分為兩種。只有有牌照的車輛才能參加迎親,沒有牌照的車子主要負責展示,例如參加公司的開業典禮、項目的奠基儀式。
小伙伴們都認為機車迎親前途大好
“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非常看好機車迎親隊伍的未來,這不僅是新穎有個性,也不是價格原因,我自己結婚也請了車友幫忙。”和劉先生的交談中,他說起了2012年他自己結婚的故事。當時,他不僅請了四個輪子的車隊,還找來了6個車友組成了機車迎親隊。從長豐到合肥,一路上都是拿手機拍照的路人,超高的回頭率讓妻子覺得特別有面子。
現在,他們車子騎到哪里,都有一群年輕人向他們要聯系方式,希望將來自己辦婚禮時也能請他們幫忙。
車友故事
賣汽車買機車
1989年出生的劉玄,2011年8月份有了第一輛趴賽機車。當初花了近四萬塊,這個價格的機車只能算初級水平,2013年1月份,他換買了一輛十萬多元的街車。讓記者驚訝的是,買這輛車子的錢是他賣掉才買了兩個星期的小汽車而來。
面對記者的驚訝,劉玄一臉淡定,他說當時正好看上了這輛街車,等不及慢慢攢錢,便賣掉了9萬元買的小汽車。據他說,像他這樣賣掉汽車買摩托車的在他們車友圈大有人在。
“摩托車不怕堵車,上下班很方便。”如今,他上下班都騎著摩托車,雖然不擔心堵車,但油耗加保養需要近2000元錢。
記者留意到,劉玄的微信頭像是一位騎著機車的美女女友。當初,他的機車被朋友借去拍照,車模便是現在的女友,兩人正是因車結緣。
90后留學生
兼職打工買機車
朱鵬昊在車友中算年齡小的。1990年出生的他還是一名在韓國留學的大學生。身材高大,五官清秀,帥氣有如韓劇里的男一號。由于在韓國經常看到騎著這類機車的年輕人,他也逐漸喜歡上了機車。但作為一名學生,除了家人的資助外,他沒有足夠的錢來買心愛的機車。于是,他不僅在韓國邊讀書邊兼職打工,回國的寒假期間,也到一家單位實習掙錢。
喜歡這類大型摩托車的車友,多多少少身上都有一些傷疤。小朱同學也不例外,由于夏天排氣管溫度過高,他的腿不小心碰上去,燙傷一大塊。(晨報記者李玲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