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馬航MH370失聯今天(31日)進入第24天,搜索工作繼續進行。昨天(30日),澳大利亞海事局重新劃分了搜索區域,新搜索區域為115萬平方公里,被劃分為6個小區,8艘中國艦船在此集結。交通運輸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總值班室副主任卓立告訴中國之聲記者,我方已經投入了7艘艦船開始搜尋,“雪龍”號繼續向北搜索前進。
卓立:共有海軍886艦在內的7艘艦船在澳大利亞以西的海域搜尋,中國海洋搜救中心在澳方制定的搜尋區域基礎上適當擴大了我方的搜尋范圍,同時要求現場的搜尋艦船與澳方協調的搜尋飛機加強協調,但是未來72小時,將有1次大風過程,并伴有3到4.5米的大浪,現場有雨,視線有所降低。視線、大風和海浪都會影響搜尋的效果。
中國“海巡01”輪船長姜龍向媒體介紹,“海巡01”輪昨天(30日)上午與“雪龍號”船進行了工作交接,“海巡01輪”擔任澳大利亞方面新劃定搜尋區域現場指揮船。
卓立透露,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根據對現場情況的研判,決定在澳方制定的重點搜尋區域基礎上適當擴大我方搜尋范圍。截止到目前,尚未發現與馬航失聯客機有關的漂浮物。
此外,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博特昨天(30日)上午宣布,將成立一個新的聯合協調中心,專門處理搜索馬航失聯MH370航班的工作,任命前國防軍司令安格斯·休斯敦領導。
另一方面,找到馬航失聯客機上的“黑匣子”也是迫在眉睫。據了解,MH370的“黑匣子”將會在4月8日停止發出信號。澳大利亞海軍“海洋之盾”號救援船昨天(30日)在位于珀斯的斯特靈海軍基地,裝載黑匣子定位裝置,也就是美國的“拖曳聲波定位儀”和“金槍魚”自動水下航行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澳大利亞記者王瀟介紹說,“海洋之盾”計劃于今天(31日)中午或晚間,開赴搜索海域進行全力搜索,初步計劃在海上搜尋30天。
澳大利亞的海盾號支援船目前正?吭谶@個海軍機隊的港灣,這些物資和先進設備由工人們正在往船上裝載,預計在中午或晚上出海,美國海軍的專家馬特·馬休介紹說,這兩臺高科技的儀器可以下潛到4500米的深度,定位儀在接收到了黑盒子的信息之后,根據信號的具體位置,會出動金槍魚水下航聽器找到黑盒子的具體位置,然后拍下水下畫面。
雖然尋找“黑匣子”時間緊迫,不過王瀟介紹,裝有定位黑匣子裝備的“海洋之盾”號并不是馬上就能開展搜索工作。
這個海盾號和尋找黑匣子的設備不會馬上投入工作,因為美國專家這樣介紹,他說,聲波定位儀和金槍魚水下航行器在水下的工作速度非常慢,大概每米5小時,他所接收到的信號大概在一海里的范圍之內,所以這兩個儀器一定要在海面碎片發現之后縮小搜索面積才能夠投入使用。我們都知道黑匣子的壽命大概是30天,美國專家就說,黑匣子最多能夠發出信號的時間是35天左右,留給他們的時間也就是2-3周左右,非常非常緊迫。
負責黑匣子定位裝置的一位美國海軍軍官介紹說,探測設備在水下接受范圍有限,行走速度也非常慢,所以當務之急還是找到碎片,縮小范圍。
美國海軍軍官: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沒有確切的飛機殘骸碎片位置。探測黑匣子的設備在水下行走的速度非常慢,最快時速只能達到每小時5公里,所以探測設備不適用于大范圍的搜尋,F在工作的關鍵在于海面搜尋力量找到碎片,專家據此測算出可能的墜毀位置,縮小范圍,才能保證設備成功的探測到黑匣子發出的聲波信號。
這名軍官還強調,黑匣子的狀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海水溫度和是否在飛機墜毀時損毀等,加上黑匣子電池壽命有限,留給搜尋人員的時間所剩不多了。
美國海軍軍官:不確定因素很多。電池壽命是30天,隨著時間的流逝,找到黑匣子的可能性也在下降。根據我的經驗,黑匣子發射聲波信號不會超過45天,到那時我們還沒有找到黑匣子的話,這套聲波探測設備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